当你拿到自己的一张体检报告单上写着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你的第一反应会是怎样的呢?也许很多人看到这样的结果都会吓一跳吧,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会引起什么病?是怎么感染上这种细菌的?严重吗?能不能治好?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
陈先生的父亲近期体检被诊断为胃癌,而且呼气试验检测为阳性,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为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性较强,又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陈先生不放心自己的身体,于是连忙到医院进行检查。果然,陈先生的呼吸试验检测也为阳性,的确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多发胃息肉、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镜检查出这些问题究竟是否会有癌变风险?专家教您理性观察、科学评判分别给出不同的风险判断胃肠镜检查是早癌筛查、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重要手段。如今内镜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已经有了无痛内镜,专家建议高危人群一定要尽早做胃肠镜检查。
胃癌,在我国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榜单中一直排在前三,同时我国胃癌的早期发现率不足20%,所以多数发现即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50%。而且数据显示,在全球新发胃癌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来自于中国,且低龄段(<40岁)患癌人数呈上升趋势。
根据癌种不同,有些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发展的进程。清华长庚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昕权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经过口到达胃黏膜后定居感染,数周或数月后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