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前秘书长 廖丽英,本报特约记者 黄伊婷当孩子面临紧急情况时,最关键的一件事是家长能迅速确定他的位置。于是,儿童电话手表应运而“出”。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儿童电话手表需求量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我女儿的电话手表里,总是有人拉她进群,这样是不是不太安全?”日前,市民王女士向记者反映。近几年,儿童电话手表作为一种常见的科技产品,为孩子和家长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不过,部分儿童电话手表存在隐藏游戏、诱导消费的现象,大多数家长监管不到位。
为方便与孩子联络,许多家长会为孩子购买儿童智能手表。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
原本定位为守护儿童安全的智能手表,正引起家长的担忧。热销的智能手表儿童智能手表最初是为了让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及时沟通,其包含的即时通讯、健康监测、运动轨迹追踪、SOS紧急呼叫、智能防丢等安全守护功能,织起了一张安全网。
作者:守 一随着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普及,手表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频频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有家长投诉说自己的孩子在手表内置的学习APP内充值了千余元玩游戏,也有家长发现孩子的手表收到了擦边成人化内容,投诉手表的审核机制不严格。
来源:【生命时报】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首席代表 崔民彦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嘉悦“你们在哪啊,我去找你玩”“我们在楼下呢,快来!”“我们碰一碰加个好友吧”......在北京市某小区内,“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看到一群小朋友手腕上戴着智能手表,玩得不亦乐乎。
儿童智能手表:“腕上安全”待守护——儿童用品市场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胡锡丰“这块手表是去年孩子入学三年级的时候买的,孩子经常放学后要独自回家,智能手表的定位功能和通话功能,让人更安心。”冯女士向记者展示一块外观鲜艳的儿童智能手表。
全媒体记者 韩堃 范妍妍能拍照,能定位,还能打电话……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获得了越来越多未成年学生的青睐。然而,儿童智能手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却频发乱象。信息泄露和免密支付带来的资金风险等问题,都是对未成年人安全的潜在威胁。“碰一碰手表,加个好友吧!
拍照、视频通话、发朋友圈、玩游戏……随着儿童电话手表功能愈加“手机化”,其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家长们的烦恼,从本出于安全监护功能配备的设备,如今“卷”起了配置与功能,是否成为了另一种外观的手机?如何正确看待儿童手表,防止孩子过度沉迷?大众新闻记者就此开展调查。
来源:封面新闻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购买能够实时定位、通话的儿童智能手表。但是,使用儿童智能手表可能存在隐私泄露风险。今年3月,《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正式颁布,为关心个人信息保护的家长提供了一些参考。
在我国5—12岁的孩子中,目前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回答问题“离谱”、播放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内容、诱导学生充值“游戏”……在儿童智能手表发展中伴随的“隐患”备受关注,令家长们担忧。就连360、小天才这样的大厂也因出现错误的智能回答连登微博热搜。
本报成都讯儿童电话手表属于可穿戴智能设备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孩子的安全问题,受到家长们的青睐。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儿童电话手表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风险:儿童电话手表在儿童运动、玩耍中,可能发生的跌落、挤压,易造成产品弯曲变形,引发锂电池爆炸、泄气、起火、漏液的风险,对儿童造成物理或化学伤害,例如烧伤或液体腐蚀、灼伤或者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