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恒星死亡瞬间发出伽马暴的一次完整记录。记录者是我国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拉索”),解读者为“拉索”国际合作组。约20亿年前,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大质量恒星,在死亡瞬间坍缩爆炸,绽放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宇宙级“烟花”——伽马暴。
大脑表面自外向内具有3层脑膜结构——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这是每个医学生学习大脑解剖的基础知识。近日,来自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Maiken Nedergaard团队和哥本哈根大学的Kjeld Møllgård团队,在小鼠和人类大脑中发现了第4层脑膜结构,并将其命名为蛛网膜下淋巴管样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不过有些时候,技术的进步可以从一些新的角度对这些铁律形成挑战,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这个的例子,科学家在真空当中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热传递方式,可以让热量的传递不仅限于传统的几种途径,一些人也据此认为,物理教科书也应该被改写了。
简单来说,Hiller团队借助于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解析了膜蛋白NINJ1调节细胞破裂的全过程:当细胞发出程序性死亡的信号之后,NINJ1被激活并在细胞膜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拉链”的聚合物,像拉开拉链一样打开细胞膜,导致细胞裂解。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你知道吗?我们身边不起眼的植物,都像精密运行的“智能工厂”,每片叶子的舒展伸长都遵循着复杂的“工作指令”。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个“工作指令”必须通过某种特定方式进行。
这一发现或改写鸟类教科书。《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通过研究政和八闽鸟,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就已出现。这一发现将现代鸟类的关键特征——尾综骨的出现时间提前了近2000万年。
福建省政和县,科研团队进行化石发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在福建政和的深山里,技术人员举起地质锤的瞬间,与实验室里人工智能的运算形成奇妙映照。当GPT-4能秒读千万篇论文、AlphaFold可预测蛋白质结构时,这群科学家为何仍在重复19世纪的田野工作?
宝子们,今天必须得跟你们唠唠一个颠覆认知的事儿!咱们从小就听的大禹治水,一直以来在咱心里那就是神话故事的“扛把子”,可现在种种迹象表明,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改写历史认知的大秘密,它也许根本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历史!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吴德玉皮洛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盐源青铜文明……“名人大讲堂”提档升级,将于6月7日开启2022“名人大讲堂”之“考古季”,带我们从考古中获知过去,从考古中学习经验,更从考古中寻找自己的根。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闫雯雯 摄影报道“我第一次去三星堆博物馆,还是在2007年,没想到会看到(个头)如此庞大、制作技术水平如此高的青铜器。”在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现场,东亚考古学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安可用流利的中文讲述了自己与三星堆的缘分。
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一事有了新的进展。9月8日,湖南省教育厅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再次组织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订。初步修订意见中,对长沙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员罗格质疑的“控水内容”进行适当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