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施工工地上近日出现了一个巨型银色“热气球”,总覆盖面积可达4240平方米。据悉,这个巨型“热气球”实际上是北京首例在施工工地安装的大跨度、智能化、创新性的“基坑气膜”,成为了探索工地扬尘、噪音治理的新举措。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董兆瑞)建筑工地尘土大,还易扰民,如果在将建筑工地“罩”起来,能否解决这样的困扰?随着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北京积极探索治理施工现场扬尘、噪音的新举措,推广建筑领域绿色施工新工艺。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15日电 近日,北京三统碑综合大厦项目施工工地上空出现巨型银色“热气球”,这是北京首例在施工工地安装总覆盖面积达4240平方米的大跨度、智能化、创新性“基坑气膜”,成为了探索工地扬尘、噪音治理的新举措。
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居民小区仅一墙之隔,旁边就是地铁19号线太平桥站以及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既保证施工,又不打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5月29日,新京报记者探访了位于西城区的新兴盛危改项目施工现场——新兴的绿色施工技术,基坑气膜在这里得到应用。
【来源:北京日报】今年,东城区积极落实蓝天保卫战要求,开展施工扬尘管控创新创优,鼓励具备条件的施工工地采用“基坑气膜”等全密闭施工方式。近日,全国首个气肋式基坑气膜在东城区宝华里1号地亮相,不仅有效解决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等污染问题,也成为高品质绿色施工的样板。
原标题:基坑加个罩 环保又降噪(引题)高跨比全国之最的基坑气膜投入使用(主题)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静 通讯员余智 孙晓玲)近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由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M11号线模式口站一体化地下停车库项目,近4000平方米的基坑气膜投入使用。
原创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建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天才神童小宏与充气机器人大白发现了城市危机,通过“爆改”一众“菜鸟”好友,打造高科技的"超能陆战队",共同拯救了城市。电影上映后,网友们感叹这些科技应用为城市发展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与改善,更期待身边也有一个“大白”。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地铁站附近出现了一个巨型白色“气球”,在“气球”内部可以看到,高耸的白色穹顶下,两台挖机正在施工,运土的卡车不时来往穿梭。 据了解,巨型“气球”是石景山区首例基坑气膜封闭施工案例。
【来源:北京日报】来源标题:本市去年收获290个优良天创新高1月2日,北京晴空万里,八达岭长城日出风光壮美如画。 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2024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0天,是有监测记录以来,优良天数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