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大师,代表作《动物农场》《1984》。《1984》发表于1949年,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小说,是乔治·奥威尔最后一部也是付出努力最多的一部作品,总结了他一生对于社会的思考。
多年来三个超级大国连年征战,但总没有哪个国家有绝对的实力征服另外两个国家。这是一种极权统治,人与人之间不能有感情、不能创造艺术、甚至不能说新的词汇,所有的言行被“思想警察”监视,一旦出现不符合规章的言行会被思想警察带走进行严厉的惩罚。
这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故事发生在架构严密的极权主义社会中:这是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这本小说连同后记总共358页,在我的书架上已经被我不止一次拿下来阅读了,书中黑色幽默的写法,读起来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但它实实在在又是一部严肃的小说。《一九八四》是一部抨击独裁与极权制度的讽喻作品,它继承了西方反乌托邦文学传统。
唉,不,这并不能免除,这只是希望,小小的一线希望。温斯顿的悲剧又岂是一个人的悲剧,在面对如此强大的极权体系,从最初的怀疑到积极的寻找,再到彻底地出卖代表人性之光的爱,奥威尔在《1984》中所展现的是人主体性衰落的轨迹图。
《记者加缪》,[法]玛丽亚·桑托斯-赛恩斯著,张冬锐译,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24年10月出版,324页,79.00元2024年11月23日,为纪念斯特拉斯堡解放八十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宫发表演讲,并宣布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入祀先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