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无垠的黑土地北大仓,从最初的寥无人烟、遍地野兽飞禽的黄土,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开垦,如今已变成沃野千里、粮食遍地的中国粮仓,养育着无数的人类。到如今却要退耕还荒,国人付出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开发,如今怎么不种了呢?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这是人们对北大仓的美誉,它在70多年前还叫北大荒。上个世纪50年代,王震将军带领10万转业军人走进北大荒,再到后来,由大学生、支边青年、农民、地方干部,组成90万的垦荒大军,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千辛万苦开垦六十年的北大荒,为何进入新世纪,却要退耕还荒?提起北大荒,离不开的词语就是,知青,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块全球闻名的黑土地,迎来一批热血青年,他们成了农垦战士,扎根这里,爬冰卧雪,努力耕耘,硬生生把一片无人区改造成,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之所以北大荒成了中华粮仓,可以说浓缩了几代人的辛勤汗水!
5月20日下午,记者从北大荒集团2023年春耕生产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截至5月19日,随着水稻插秧工作全面结束,标志着垦区4600余万亩粮食作物播种战役全面告捷,所有作物全部播在高产期,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黑龙江日报】粮稳天下安。记者从北大荒集团农业发展部了解到,截至5月17日,北大荒水稻已插秧2104.26万亩,完成96.4%。旱田已播2473.90万亩,完成99.6%;其中大豆已播1349.93万亩,玉米、小麦播种全面结束。
今年,北大荒集团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积极发挥组织化、科技化、标准化优势,克服了局部干旱、阶段性低温等不利影响,除个别低洼内涝地块外,北大荒旱田播种于5月15日全面告捷,较上年提前5天。
央广网哈尔滨4月9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张克华 刘宇 高健)4月8日上午9时,北大荒北兴农场第九管理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台大马力精量大豆播种机穿梭其间,奔腾驰骋,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保墒……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播撒田间,拉开北大荒大豆播种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