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温习三国,在三国中经常出现一些官职,例如州牧、刺史、太守,其中有: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冀州刺史韩馥 、豫州刺史孔柚、 兖州刺史刘岱 、河南郡太守王匡 、陈留太守张邈 、东郡太守乔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 北海太守孔融 、广陵太守张超 、徐州刺史陶谦、 西凉太守马腾、 北平太守公孙瓒 、上党太守张杨 、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等。
林语堂先生在他用英文写作的《苏东坡传》中是这样翻译的:中书门下平章事—— General Control Head of the Chancellery and the Imperial Secretariat。
【来源:北京日报】马自力太守最初是汉代一郡最高长官的官名,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官名为知府、知州,尽管不用太守的名称,但人们习惯将太守作为“雅称”来使用。宋代,“文章太守”是指以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文辞典雅得体等为特征的长于诗文创作的郡守。最早由欧阳修提出。
在苏轼诗词里,对于官员身份的自我认同,也是屡屡形诸笔墨,比如在词中自称“太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是他在密州任知州时记录自己亲率属下会猎山林的场景;在诗中自称“使君”,“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这是回忆自己在徐州知州任上奔赴田间、劝课农桑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