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大力量之问计专家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2022年联合发文支持建设的68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中,广东有31家小院入选,其中近半数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近几年,华南农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建设了广东首批科技小院,开启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2月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在深圳市光明区开幕,一批重大设施、重大项目、重大合作、重要机构等在会上发布。华南农业大学与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现场签署了共建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
该研究院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建设,汇聚了包括2名院士、8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将面向国家大豆供给安全重大需求,通过推动和实施“北豆南移”,打造大豆基础研究和产教融合的科教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推进大豆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与应用,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
挂牌仪式上,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指出,华农成立“乡振院”,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难点热点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打造“科研特区”,建设高端智库,努力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当好参谋,这既体现了华农的“三农”情怀,也体现了农业大学的责任和担当。
中新网广州12月6日电 (许青青 费思迎)据华南农业大学6日消息,华南农业大学与深圳市光明区5日在深圳举行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上,签署了共建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12月5日,华南农业大学与深圳市光明区签署共建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宝安日报】在近日举行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期间,华南农业大学与光明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共建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遵循“地方所需、高校所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致力于“大农业、大健康、大食物”三个关键领域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费思迎 谢钰然 记者 刘盾)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大农业、大食物、大健康、大生态”发展方向,在科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当天10时,华南农业大学办学115周年发展大会在学校综合体育馆举行。看直播>>华南农业大学办学115周年发展大会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主持大会,校长薛红卫作题为《赓续强农报国 奋进一流征程》的学校发展报告。
提到枸杞,大家想到的都是红枸杞,黑枸杞常被世人忽略。然而,黑枸杞却被称为“软黄金”,这意味着它浑身是宝。那么它的营养成分和抗衰老功效究竟如何?11月14日下午,“中式滋补原料营养安全研究中心”在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揭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钟耿涛 陈芃辰 费思迎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从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发端,到如今华南地区唯一的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农业大学已走过百十五载,微光成炬,薪火相传。
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办学115周年。从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发端,华农已经发展成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10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办学115周年发展大会在学校综合体育馆举行。
6月27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下称“省农科院”)在广州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持续深化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签约仪式中国小康网讯 6月19日上午,广东省廉江市与华南农业大学举行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合作签约仪式,达成“1+4”系列合作协议和项目,成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主题的首个校地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迎来新起点、步入新阶段。笔收墨干,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