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的王女士向记者反映,今年4月中旬,她的家人因患神经肿瘤在北京某医院住院11天,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她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当时护工费花了2000多元,现在还要承受价格不低的住宿费,经济压力很大。”
近日,云南一位王女士向央广网反映,今年4月中旬,她家人患有神经肿瘤,在北京某医院住院11天中,因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自己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当时护工费都花了2000多元,现在还要承受价格不低的住宿费,经济压力很大。”陈女士的家人也曾在北京住院时遇到类似情况。
住院患者请护工必须选择医院安排的护工吗?一些住院患者对医院陪护规定的质疑,近期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医院里,患者很难自主选择护工,护理质量也参差不齐,护工的资质认定、劳动权益等合理需求也难以满足。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批发”护工进医院的第三方——家政公司和护工公司。
我们国家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迈入中年了,她们的父母亲住院请护工是个最头疼的事情。民心所向,这不,国家终于出手了(见下图):医院的护理员马上要来了。说起医院内请护工,凡是有过亲身参与或见过的,无不对这个岗位带有怨恨,甚至是怒气。
评论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患者遇到医院不让家属陪护,只能花钱请护工的情况。平时,也可看到“护工荒如何破题”“某地护工品牌叫响全国”“护工行业有了正规军”“护工或将成为历史”等相关报道。可见,对护工这一群体,全社会存在多角度的观察。对护工的工作,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会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