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之前的人类应该无法想象,自己在当时所使用的地图会在几百年后被吐槽为极为扭曲以及不科学,他们也不会想到现代地图再也不是只能用来描绘世界轮廓的工具以及只是些纸制品罢了,地形图模型、Google 地图、众筹地图以及数据地图这些分工明确种类繁多的地图,早已被现代人习以为常了。
地图,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接到来自高德地图的媒体开放日邀请函时,最期待的就是中间名为“一日采集员”的体验环节,那些步行或者开车走过的每一段路,是如何变成手机屏幕上的二维页面的;而在现实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看似静止的地图又是如何在用户看不见的背后流动起来的……看多了公司战略动态之后,不妨跟着高德数据采集
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地图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门艺术。根据谢菲尔德大学教授马尔科姆·刘易斯的说法,当人类在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学会了用几何图形来交流之时,地图便已经诞生,因为几何图形及其拓扑关系能够有效地传达地点、空间和方位等地理信息。
明朝时期,利玛窦来到中国,并绘制了《山海舆地全图》和《坤舆万国全图》,成为了最早的中文版世界地图。到了清朝时期,依然有不少的传教士在中国活动,他们不断向中国传播最新的地理知识,也绘制了不少的世界地图,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坤舆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