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观众第一次走进剧场是与《暗恋桃花源》的相遇,也由此第一次爱上了戏剧。从2017年开始,有一群群热爱《暗恋桃花源》的朋友陆续站上了上剧场的舞台——他们不是专业的演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城市,但因为同一份热爱相聚在这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带来《暗恋桃花源》大会演。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新闻主持人徐俐在北京参加了央华戏剧跨年大戏《日出》的创排分享会,并将在剧中饰演顾八奶奶,这是她首次登上话剧舞台。徐俐曾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的女主播,她的转型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期待。此外,徐俐今年9月还受聘担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电 题:中国台湾演员李志希:演出话剧《寻味》是我一辈子的事情中新社记者 应妮“熬上这一锅乡愁汤,熬这一辈子的难忘,家并未走远,只是好久不见。”从一碗牛肉面讲起,延展出海峡两岸同胞浓浓亲情的话剧《寻味》,将于4月3日至6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里,张艺兴扮演了“敦煌守护者”常书鸿。演出结束后接受人民日报《热搜之后》栏目采访,张艺兴说自己是艺术领域的小工匠,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创作,让民族的艺术更加年轻化。
近日,前央视新闻主播徐俐亮相央华版话剧《日出》创排分享暨发布会,她将自己的话剧首秀献给了《日出》中的顾八奶奶,该剧12月底将于北京首演。对于从主持人跨界演员,徐俐表示受着艺术带给她的快乐。除了投身话剧表演,今年9月份,徐俐还受聘担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
新京报讯(记者刘玮)央华版话剧《日出》于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2日正式公演。在该剧日前的内部彩排场,央华戏剧艺术总监、本剧导演王可然做了主题为“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从《日出》出发的2025”剧后分享。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6日讯(记者黄丽娟)11月15日晚,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武汉琴台大剧院首演圆满谢幕,刘金山、陶虹与一众实力派演员带来了一场绝妙表演,引来观众好评如潮——“不愧为中国顶级话剧院团,综合水平太高了!”“台词功底太棒了!
面皮是宝鸡地方特色名小吃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西府人舌尖上的味道和乡愁记忆。5月19日、20日,原创方言话剧《面皮》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为首都观众带来原汁原味的西府风情。5月18日,该剧主创在北京喜剧院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与大家交流分享了《面皮》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6月18日,作为2023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出品,姜斯轶编剧、林熙越导演,张瀚伦、张嗣家执行导演,王劲松担任艺术指导兼主演,杨梓墨、郭昊伦、贾延鹏、李昊臻、吴昊、韩金、刘铜、沙漩等一众演员出演的京味话剧《坤伶·元年》,在北京民族文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2023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出品的京味话剧《坤伶·元年》6月18日至22日在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首演。京味话剧《坤伶·元年》剧组。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11月20日,央华版《日出》创排分享暨发布会在京举行。该剧导演王可然、张瑞,主演何赛飞、赵文瑄、徐俐等演员与观众和媒体见面,分享创排心得。作品通过主人公陈白露的经历,展示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起伏,力图向观众传递经典作品的现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10月14日至11月9日,北京人艺大队人马来沪驻演,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带来《茶馆》《哗变》《日出》《杜甫》和《正红旗下》五部精品力作,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14日晚,话剧《茶馆》首先在上音歌剧院上演。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著名作家梁晓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同名话剧《人世间》,将于4月5日在福建大剧院开启本年度全国首演。图为剧照。 供图话剧《人世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阿楠、李小萌等主演,导演杨佳音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