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春良)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分支众多,通臂拳就有很多分支,太极通背拳是通臂拳的一个分支,属内家拳,是有人称“臂圣”的清末著名拳师张策所创。张策,生于1866年,卒于1934年10月,河北香河县人。
通背拳张策是英雄迟暮不敌太极拳杨澄甫,还是遇上形意高手孙存周难以招架张策与杨澄甫曾有过一次比试. 当时张策用大杆,杨澄甫用竹剑,张策攻防兼备,防守严密,功法凌厉,但杨澄甫最终竟突然进身竹剑一递,剑尖正中对方手腕,致使张策大杆落地.
张策大师,字秀林,河北香河县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学艺练功,青年时幸得游僧授艺五猴通臂和金陵太极功,中年又得杆子齐传人王占春授五行通臂,成为既精通臂又善太极的武艺超凡的武术家,被武术界誉为“臂圣”、“铁鞋”张策。
孙向勇老师:男,1967年出生。北京人,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通背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策)五行通臂拳第四代传人。孙向勇老师自幼随邻居孙老师学长拳基本功及长拳,后又从亲戚会友镖局末代弟子、通臂拳名师张喆的弟子王保英先生习练三皇炮锤和通臂拳。
注:本文作者,张一鸣。通背拳流派繁多,这五行掌的说法是从少祁派出来的,少祁自修剑痴以来被创名五行通背拳,同时老少祁融汇贯通的大家张策祖师也将其命名为太极五行通背拳。这四猴所指是通背拳四种握拳法,同时也是对应四象之意。
京武注:有个别人戴着有色的眼镜,也不去好好查阅历史就说我里面讲的内容是胡说八道。说句不客气的话,凡是不知道李瑞东的人就不是真正练传武的人。这就好似不知道形意拳的李存义,八卦掌的尹福,八极拳的李书文,通背拳的张策,大成拳的王芗斋等等就甭说自己是学传武的。各行各业都讲究一个圈字。
最初也是象形拳的一类,其出现早于姬际可心意武学的时间,是太祖拳之外武林第二大豪门。笔者在北京科技出版社《少林秘诀》、《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八《螳螂拳谱合集》、中华武藏第九部《地龙经拳谱 升霄道人初本》、第十一部清《太祖神拳势刀枪棍棒解破拿法 》、第十五部《精神精身学拿刀棍拳》以及大量相关研究文章,论证并得出:山东升霄道人许青云,清雍正年间在少林寺所得宋元时期福居禅师遗留拳谱的真实性。
郭云深先生,生于 1820 卒于 1900 年。名峪生,河北深县马庄人,是清末著名的武术家。郭云深老前辈, 自幼练习八极拳及形意拳,深得八极拳贴身靠打摔打的刚猛之力,和形意拳三体式前三后七的桩法的导引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