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头市,南临黄河,阴山山脉东西齐中。1927年起,中外考古团体对固阳县、达茂旗在内的包头市广泛地区进行了考察。1987年起,又对固阳县、“石拐区”等地进行了文物普查,发现有细石器精加工地点遗址、钻孔器遗物,亦即“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物。
国宝画重点丨来看看这个以“玉”闻名的遗址公园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颁牌仪式在武汉举行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列其中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景图(2023年3月27日 徐旻昊 摄)这处距今约5800年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30多年前一经
◎王建南当故宫博物院跨越时空的两大玉器展“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和“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聚首时,另外两个颇有特色的玉文化展也在同时展出,分别是河南博物院的“玉鉴古国——红山·良渚文化展”以及良渚博物院的“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玉蝉(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图档编号:K1C002226N000000000PAD 朝代:汉 类别:玉器 功能:服饰、佩饰 质材:矿物;玉石珠宝;玉石 说明文: 灰白色玉玉蝉白玉,杂浅赭斑。器呈蝉形,顶有一牛鼻穿,以阴刻饰腹、羽翼等细节。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4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宋若虹)今年是石家河遗址发现70周年,由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武汉市文旅局指导,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主办的“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将于2月1日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幕。
【来源:北京日报】图为凌家滩文化晚期玉猪。 本报记者 邓伟摄本报讯(记者 刘冕)昨天,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对观众开放,良渚范儿的玉璜、红山牛河梁遗址玉人的“胞兄胞弟”,还有三星堆风格的神树形玉饰等399件展品亮相。
昨天,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迎来了“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的开幕。这场展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的展览,不仅有大量珍贵文物首次亮相,还以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为线索,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凌家滩的辉煌篇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展览现场 玉鹰(左) 玉猪(左) 重环玉璧 立姿玉人新石器时代的玉人、我国考古发现的同时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玉猪、2022年北京冬奥奖牌设计灵感来源之一的凌家滩重环玉璧……昨日上午,“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
12月14日,观众参观展出的玉鹰。12月14日,“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展览展出来自国内五家考古文博机构的399件(套)重要文物。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境内,是距今约5800年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
“玉”见凌家滩裕溪河畔,玉光璀璨;太湖山侧,文明延绵。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距今5800—5300年的凌家滩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有一个图案,最早出现在七八千年前,在古代中国、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欧洲及其他地区都有广泛分布。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距今约5800年至5300年的凌家滩遗址,也出现了这个图案。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俞博雅 记者 郭婧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遗址核心保护面积220万平方米。
今天(12月14日),“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本次展览是凌家滩遗址历年来出土玉器第一次完整的合璧展出。记者从故宫博物院获悉,展览将于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3月16日在故宫文华殿展厅展出。
中国文物报记者 徐秀丽奇特的祭坛、高规格的墓地、神秘的燎祭遗迹、宏大的红烧土建筑以及类别丰富、数量巨大的玉石器,演绎着凌家滩中心聚落热闹非凡的祭祀占卜、琢玉制陶的生产生活场景,明晰的社会分工、有效的资源分配、显著的阶层划分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中,昭示着凌家滩聚落已经跨入了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