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近日,在儋州市王五镇新地村,一片片灰色的光伏板之下,来自春江水库的水沿着管道流入儋州市新地水厂,经过净水处理工艺后流入千家万户。据介绍,“光伏+水务”的模式降低了儋州市新地水厂运行的成本,有利于节能降耗。
近年来,在实现国家“碳峰值”“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亦是国家鼓励扶持和推广的应用项目。琼海市市民李某在自家楼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却被琼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令拆除,究竟是李某违建,还是执法人员不当执法,看看法院怎么说。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梦晓 特约记者王聘钊)近日,从空中俯瞰正在建设中的海口美兰区三江镇超大跨度预应力柔性支架渔光互补示范项目一期(以下简称三江渔光互补项目),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鳞次栉比,光伏板下池塘掀起阵阵涟漪。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5月18日消息(记者 姚皓 通讯员 刘阳 杨瑞)为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海南移动积极践行“三能六绿”发展理念,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技术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推动综合生态节能和绿色能源利用。海南移动老城数据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项目。
屋顶?绿电?这是什么奇妙反应呢↓↓↓小小光伏板,蕴含大能量。近年来,海南区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并指导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闲置屋顶、空地变为绿色“聚宝盆”,以“绿色动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签约仪式。记者苏桂除摄南海网3月14日消息(记者苏桂除)3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琼海市阳江镇100MW光伏项目举行集中签约仪式,标志着琼海构建清洁能源体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该项目是琼海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海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新能源项目之一。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邵长春 通讯员杨雪霏 黄高12月6日,海控能源莺歌海数智示范电站启动仪式在乐东莺歌海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沿海滩涂场景下集“电流电压检测(IV)+计算机视觉(CV)+智能识别(ID)”于一体的智能化光伏发电示范电站正式落成。海控能源莺歌海430兆瓦光伏项目基地。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邵长春)华电海南文昌一期集中式光伏项目近日完成灾后复建,成为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中心区域受损的百兆瓦级光伏电站中,首个实现全容量恢复并网的项目,标志着华电海南公司完成“摩羯”灾后复产复建工作任务,比计划提前10天。
来源:【中国城市报】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龙南村阳光新能源文昌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景观。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供图一片片绿色菜田,因为接连排布的“板子”盘活了资源;一池池粼粼鱼塘,因为熠熠生辉的“板子”改善了生态、惠及了民生。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邵长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国资委获悉,截至7月21日18时,由三峡集团投资的三亚崖州100兆瓦农光互补蔬菜大棚+储能光伏项目累计为海南自贸港输送清洁电能已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30日电(王静)近年来,海南州共和县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地形优势和光照条件,借助光伏发电产业,建立“牧光互补”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板”下经济,探索出一条光伏生态园和藏羊养殖产业发展相结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羊,它们被称为“光伏羊”。为何特殊?它们生活在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内,吃着光伏板下的草,为光伏发电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生态服务。这种“水光互补”模式,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本报讯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盐场,曾经的纳潮湖里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一块块光伏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形成别样的风景。这里是海南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基地,目前已并网运行,每年可新增绿电3.2亿千瓦时,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