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当生命即将谢幕,安宁疗护成为摆在生命与尊严面前的重要选择。然而,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应该接受安宁疗护的病人中,仅5%的病人舒适、平静、有尊严地走完最后旅程。1月25日下午,广州市医学会缓和医学分会正式成立,并举办安宁疗护新进展学习班。
来源:法治日报 当得知身患晚期肝癌的母亲救治希望渺茫时,李华将其从省会长沙接回了位于四线小城的湖南老家。那时母亲已经不能自主进食,只能靠胃管补充营养,还时常饱受癌痛折磨。这些状况在家难以应对,李华只能将母亲安置在当地一家二甲医院的内科病房。
目前,广东6个试点地市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试点工作落实,全面完成安宁疗护现状基线调查,制订出台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安宁疗护专家委员会,先后遴选了58家各类医疗机构作为安宁疗护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当生命进入最后一程,该如何说再见?是躺在ICU里全身插管,被医生拼尽全力抢救?还是舒适、平静、有尊严地走完最后的旅程?亲人又该如何面对?今年10月14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自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以来,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全国185个市(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游发于2025.1.20总第117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长庚医院”)的门诊大楼外,有一座不起眼的白色二层铁皮建筑,它的二层被一扇门划分成了两个区域。
近年来,能够帮助疾病终末期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的安宁疗护服务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家庭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启动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185个市(区)。医疗机构从事安宁疗护应符合多项基本要求北京市是国家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龚静芸有人总说,逝者的离去,将在亲人的心中留下永远的潮湿。安宁疗护,或许是这片潮湿上照射着的一缕阳光。用温柔道别的方式,减轻悲伤,消除遗憾,烘干心里那片“润泽”。安宁疗护,给逝者带来什么?给家人带来什么?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魏星清明思亲,慎终追远。正确看待生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死亡不可避免,当生命即将谢幕,医护人员如何让患者更从容地抵达人生终点,更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段旅程?记者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中找到了答案。
当生命走到最后,该怎么说再见?面对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等方面照料和人文关怀的安宁疗护,患者和家属往往持不同意见,安宁疗护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需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安宁疗护学科、安宁疗护人才培养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
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