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陶兽形壶,又称红陶兽形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山东博物馆藏)。通高21.8、通长22.3、体宽14.5、足高7.9~8.4厘米,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酒器。夹砂红陶质,通体磨光,施红色陶衣,光润亮泽。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5日讯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大汶口》将于9月17日起在山东卫视播出。《大汶口》共分5集,每集25分钟,分别为《惊世发现》《文明曙光》《远古图景》《巧夺天工》《礼出东方》。
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部分陶器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玉覆面玉覆面示意图王庄遗址大汶口墓葬出土的陶鬶【考古手记】王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以东约10公里的苗桥镇曹楼村,地处豫东平原,地势平坦,北临睢水故道。
什么是“物性”?在最新出版的“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第一辑《艺术与物性》中,美术史家、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巫鸿与海外学者林伟正、刘礼红等专题分析了中国艺术中的玉器、陶器、铜像、石雕、玻璃、瓷器及当代艺术中的“材质艺术”潮流。
泱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而博物馆就是收藏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珍品的宝库。红陶兽形壶,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山东省博物馆收藏,为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红陶兽形壶高21.6厘米,夹砂红陶,通体磨光,遍施红色陶衣,光润亮泽。
2024年秋季义务教育教材迎来全面改版,改版后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材,用了将近一页的篇幅介绍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其中以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墓葬和出土文物为代表,介绍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出现的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