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狂热而不安的年代,钱学森的一段话引发了颇具争议的波澜:“每亩产量可达四万斤。”转眼来到10月27日,毛泽东在参观“中国科学院跃进成就展览会”时,特地找来钱学森,半开玩笑地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我看了,陆定一同志很热心,到处介绍。你敢讲亩产四万斤,不错!看来你不仅是个力学家,还是个农学家!”
【东方红传】《忆毛主席孝感之行》口述:朱朝启撰写:梁柏清@东方红里83号:本文记述了毛主席根本不相信有试验田、高产田亩产万斤的事。文中写道——当王任重同志说到朋兴乡有一块高产田亩产万斤稻谷时,毛主席说:“我不相信。”接着王任重同志又说,是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王良来验收的。
◇吉林全力以赴保护黑土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粮食高产稳产基础◇从种子、化肥到农机,从单一增产元素到技术系统集成,从无人机植保到卫星定位,吉林深挖科技潜力,向创新要产量◇“去年春旱,我们不仅没有减产,粮食产量还略有上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农业强国迈进。
一种经济制度的活力大约有10-15年时间,新中国建立,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利益,工农当家做主,三大改造之后确定的扩大了的资本家也只有100万人,地主富农占人口的9.3%,也就是90%的人是工农,都衷心拥护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