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淮安市南郊站在亚洲最大水上立交工程——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上可以看到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船舶南来北往这里也是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关键结点之一今天就带你一起走近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淮安水利枢纽局部鸟瞰 图片源自新华社完工6天就紧急启用淮河中国七大江河之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骏 王玲 记者 王菲)日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盐城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专家咨询评估会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代表听取了《工可报告》编制单位的汇报,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工可报告》内容齐全、资料完整,分析论证较充分。
日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工程完成便桥、上游围堰等工程施工,导航明渠已完成进度75%以上。据了解,淮安枢纽工程建成后,淮河入海水道行洪能力将达到7000立方米/秒,有利于减轻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12月29日拍摄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项目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来源:【淮安日报】9月初,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交汇处,河道纵横、绿地如茵,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大运河立交巍然屹立。沿着运河驶来的船舶,借由立交的上部航槽,大步“跨”过淮河入海水道,畅行南北。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27日电(方振作)9月26日,盐城市水利局公布,截至8月底,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盐城段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76.1亿元,占盐城市境内工程总投资的30%,其中今年已完成投资20.2亿元。航拍淮河入海水道。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苏省北部,西起淮河下游洪泽湖东二河闸,最终在盐城市滨海县扁担港入黄海。2022年7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建成后淮河入海水道泄洪流量将从2270立方米每秒,大幅提高至7000立方米每秒。
作为国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和进一步治理淮河三十八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29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在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处顺利截流,为京杭大运河临时导航明渠通航、立交地涵主体工程施工奠定基础,标志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进入主体施工高峰期。
“目前,陶圩河闸站水下工程基本完成,各类设备正加紧调试,确保在主汛期前具备挡洪条件。”在滨海县陶圩河与淮河入海水道北堤交汇处,一个巨大的“H”形建筑耸立在堤坝上,这就是新修建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陶圩河闸站。
扬子晚报网11月30日讯(记者 薄云峰)这几天,江苏境内天气晴好,微风无雨,正是重点水利工程施工的最佳时期。11月29日,江苏省重点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迎来了重要施工节点,施工现场,截流堤坝正在加速合龙。淮河入海水道截流即将完成,为主体工程的建设做好准备。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11月29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截流顺利完成,在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截流现场,一共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堤坝,正在进行合龙作业。预计明年1月,800米长的京杭大运河临时河道就将正式启用。
【来源:淮安市水利局_部门动态】2024年度,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盐城境内累计完成年度投资7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75亿元的105%,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180亿元。淮安枢纽、滨海枢纽等重要节点工程加快推进,河道工程累计建成42千米,占总工程的25.5%。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新时代淮河治理的重大战略性、标志性工程,犹如一条长龙横贯东西。日前,记者来到江苏省滨海县张家河与淮河入海水道北堤交汇处,远远看到一个巨大的H型建筑耸立在高高隆起的堤坝上,这就是新修建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张家河闸站。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源头,河南南阳满目葱绿;淮河两岸,码头吊臂起起落落;淮河延绵,江苏盐城河海相连。近年来,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叠加,淮河正逐渐成为助力沿淮城市腾飞的“黄金水道”,淮河生态经济带加速高质量发展。
水利兴则天下定。江苏,跨江濒海,扼淮控湖,长江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水域面积占土地面积的16.9%,具备较好的水利“本底条件”。江苏享受水之“利”的同时,也饱受水之“害”。10.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要承受上游200万平方公里的洪水下泄,汛期80%的面积位于洪水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