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那个年代,贫困落后,老鼠遍地,在人都吃不饱的时候,老鼠还去粮仓里偷粮食,恨透了老鼠的穷苦孩子邱满囤,潜心研究灭鼠的方法,最终一次灭鼠35万只,重达80吨,成果是有了,但却被5位专家狠批一通,后来怎样了?
邱满囤之所以称为鼠王,也许是因为他从小就跟老鼠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生活窘迫,他流浪街头,饿的时候就捡垃圾堆里的食物吃,渴了就喝雨水,睡在潮湿阴冷的地方,与老鼠作伴,也就是那时,邱满囤学会了观察老鼠的生活习性。
从古至今,人们除了对那些来自学术殿堂的人感兴趣,还对一些拥有特殊技能的“民间奇人”更感兴趣。“鼠王”邱满囤是一个河北农村的小人物,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里,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名扬天下,到被打入谷底,后来又东山再起,不提他的灭鼠绝技,就起伏的人生阅历也堪称得上是一个传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里曾有一首《硕鼠》是这样唱的,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侍奉了你三年,我的死活你不顾。我将离开你去寻找乐土。乐土呀乐土,那是安居的好去处!
1989年,广西南宁的街头巷尾充斥着一种不寻常的气氛。鼠王邱满囤,仅用数周时间,指挥团队在这座城市灭杀了35万只老鼠,鼠尸堆积如山,重达82.6吨。那一年,邱满囤的名声响彻全国,他的鼠药被冠以“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美誉,几乎无人不知。
中国历史上,总有一群“小人物”出身平凡,却能掀起波涛骇浪,引人注目,成为一个时代最不容忽视的存在。邱满囤全家本来就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粮食收成一年比一年差,生活本就无以为继,再加上地主的剥削、战乱的袭扰,更是让这个家庭面临着更为窘迫的局面,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别说有苦。
邱满囤认为是老鼠害的自己家破人亡,发誓一定要配出最好的老鼠药,他卖掉房子,开始了长达11年的流浪生活,讨过饭、睡过窝棚,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边卖老鼠药边研究,有一次在香油坊,受到香油味道启发的他,灵光乍现,能不能发明一种能吸引老鼠的气味,让老鼠自投罗网,经过几千次的实验,1981年1月16日邱满囤的诱鼠剂成功了,乡亲们像看戏法一样,看着他用诱鼠剂将成群的老鼠诱出来,“要杀公的杀公的,要杀母的杀母的,还能把老鼠引上树”,邱满囤成名人了,成名的好处之一就是51岁的他又娶了个陕西媳妇,“她并不爱我,她爱我的一技之长”,邱满囤说。
不知道大家见过仓鼠没有,那种小小的,萌萌的,关在一个个小笼子里,最喜欢待充满木屑的地方,啃食起来嘴巴一鼓一鼓,由于体型小适合养在各种地方,尤其是大学的女生寝室,哪怕学校明令禁止不准养宠物,但架不住一窝又一窝的小仓鼠在这里扎堆。 小仓鼠可爱,但跟仓鼠同为鼠科的老鼠则万分令人厌恶。
“老鼠留不住隔夜粮,老鼠看仓,看的精光。”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老鼠这种动物对于老百姓的粮食来讲是一种危害,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老鼠在生活中很常见,种类也比较繁多,其中有些种类的老鼠一些人比较喜欢饲养,例如仓鼠。
作为四害之一的老鼠,它们非常的娇小,而且行动也非常的迅速,敏捷,智商也非常的高,所以人们想要把它们抓住时非常难的,但是却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用自己自制的老鼠药,消灭掉了很多的老鼠,很多人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鼠王”,这个人就是邱满囤。
邱满囤曾经是一名军人,1957年复员以后,全国正在开展如火如荼的除“四害”运动,因此,大队要求每家每户上交一定量的老鼠尾巴,邱满囤家总是能够提前完成任务,村民们纷纷感到好奇,赶来询问,原来,邱满囤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灭鼠剂,能更快地消灭老鼠,提前完成任务自然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