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此时距离维多利亚女王结束她对英国长达60年的统治已经没几年了。与此同时,一个历史更加久远的王朝也即将走向衰落,那就是有着200年历史的牛顿物理时代。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但第四次肯定是石头!”科学如同巨人一样,伟大的学者们站在他的肩膀上推进时间齿轮的转动,上面一句话则是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之一。当时有人问爱因斯坦下一次的世界大战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与苏联科学院院士的书信往来 本文选自1947年11月26日在莫斯科出版的《新时代》(The New Times)杂志及1948年2月在芝加哥出版的《原子科学家通信》(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当我们在谈论天才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整个20世纪,爱因斯坦这个名字,几乎等同于“天才”这个词。比起复杂难解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吐舌头的照片更为大众熟知。爱因斯坦说,他是为全人类拍摄吐舌头的照片。▲72岁生日聚会上,爱因斯坦被记者拍下这张日后广为流传的吐舌照。
江青序:忆老友王浩1983年7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第九届国际血栓和止血学会会议(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我的先生比雷尔(Birger Blomback)担任会议主席,邀请王浩
1879年的今天,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少年时期他自学微积分、研读康德著作;后提出相对论、阐明能量守恒定律。他提出了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早在百年之前,他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