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定支路睦邻街区的“人人书屋”,迎来第一场读书&历史故事分享会。经前期网上报名,来自周边社区的近30名与五角场有特殊情缘的老年朋友、周边高校的青年学生和企业白领,共同准时赴约“人人书屋”,与“五角场历史”开启一场夏日约会。
五角场地境成陆于唐末宋初,境属江湾,因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的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五条发散型大道的交汇处而得名。1956年1月,江湾区将邯郸路办事处与市中心区办事处合并,改称五角场办事处。五角场镇建立于1962年11月,1984年划归杨浦区。
杨浦区地方志办公室参与录制的《五角场的蝶变与新生》微纪录片将于9月13日(周五)晚19:40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节目将在纪实人文微信视频号、“方志上海”微信视频号、“上海通”网站视频专栏同步上线。
坐落于上海东北角的“五角场”总能唤起一代代杨浦人的集体记忆。这个由五条主干道形成的放射型街区,脱胎于近代上海的首个城市规划,又在上世纪90年代被认定为城市副中心后华丽转身,以“三区融合”为密码,从传统商圈稳步迈向多功能集聚的“在线新经济”聚集区。
“五角场商圈”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区域不仅有开放式街区创智天地片区,也有聚集大批优质总部企业的新江湾城片区。多元丰富的商业设施,以及开放的创智氛围,让五角场商圈成为杨浦的靓丽名片。今年6月,五角场商圈日均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在全市商圈排名前列。
8月18日,在2024上海书展“杨浦主题日”活动中,3位来自杨浦的作家、译作家——周建新、刘翔、唐双捷来到现场,与读者互动,共忆杨浦故事,并签名赠送图书。活动中,周建新《五角场的五只角》、刘翔《时光——一个人的杨树浦叙事》以及唐双捷译《热爆了:我们究竟能对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编者按】在新春里,在大地上。以青年视角,观察今日中国,红网“青椒计划”特别推出 2024“新春‘椒’响曲”龙年专辑。你知道电视剧《繁花》中的“下只角”吗? 今日由复旦大学丁超逸带来上海五角场的青春年味,为我们呈现城市更新助力青年发展的“五角场”模式。
杨浦拥有“四个百年”的文明,其中“百年大学”影响深远,深入人心。复旦大学作为“百年大学”的重要学府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在江湾的荒地上建立起永久校基,就与杨浦,与之后形成的杨浦地标五角场结下不解之缘。
位于杨浦区西北角的五角场街道,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拥有7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著名的大学路。在规模庞大的要素流动背后,也随之出现了数量多、类型杂的矛盾纠纷,给区域内日常正常运行带来考验。如何多元化解繁杂的矛盾纠纷,让“商区、街区、校区”平安治理、融合发展?
听人文讲座,学山水速写......近日,五角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构建和谐社区。听人文讲座 感受岁月变迁你记忆中的五角场是什么样的?你了解在“大上海计划”背景下的五角场吗?
近日,大隐•五角场人文讲坛第三辑第五讲“一名记者笔下的上海——《似是故人来》图书分享会”在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举办。解放日报主任记者,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沈轶伦,结合《似是故人来》一书与创作时对上海街道的想法和感受,与读者一同分享藏在上海历史建筑中的人文故事。
脑海中的记忆,或许会跟不上潮流,它像扯着岁月车轮的风,任凭雨水的冲刷,总固执地想回到过去。如今,每当我站在杨浦区五角场东南角的合生汇广场,望着摩登大厦和下沉式现代商场,不知为何,思绪不禁把时光拉回到3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