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原量子谷一期项目拓展区正在紧张施工,即将全面封顶。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本报记者 师喆 本报通讯员 张培 张孜晗从郑州东站驱车东行3公里,还未走近,就能看到中原量子谷创新基地项目建设正酣。
本报讯(记者 王冰珂)中原量子谷规划实施取得新进展。4月29日,记者从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郑东新区分局获悉,该局按照量子谷规划提升方案,积极提供空间要素保障,目前已经完成了该片区的规划调整和拟引入项目的控规编制工作。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唐卫东】2月13日,河南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中原量子谷仪器共享中心十一期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项目分为5个包,涉及光学测量与分析设备、材料热学与力学性能测试设备、材料结构与成分分析设备等,预算金额4115万元,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6日9时
中原量子谷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涛 张笑闻提起未来产业,你会联想到什么?是充满“赛博朋克”的元宇宙,还是让人“重获新生”的脑机接口,亦或是“神秘莫测”的量子科技……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的黑科技,不由得让人惊呼“未来已来”。何为未来产业?
大象新闻记者 李鑫 罗雅静 1月10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对全国348个科技城(含科学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排名,中原科技城由2023年的第19位晋升至2024年的第15位,两年跃升16个位次。
□悦连城硅是芯片的原始材料,纯度越高,光电传输速度越快。它纯度能有多高?龙门实验室给出的答案是:大于99.999999999%。据龙门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半导体硅片制造用的电子级多晶硅九成以上依赖进口。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闫文瑞 文 李博 摄影】随着河南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开工项目的公布,中原量子谷再次跃入公众视野,成为瞩目的焦点。作为河南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的首个重大项目,中原量子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月5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了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
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5日,我省举办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以奔跑的姿态抢开重大项目建设新局,吹响新一年河南经济“开门红”的征战号角。放眼中原大地,全省上下正是以全力抓项目、全速拼经济的奋进态势,拉开了2025年的序幕。
本报记者 师喆 见习记者 关茗元启动建设一年来,中原量子谷有何最新进展?8月30日,中原量子谷项目发布会在郑州举行,首次集中发布一批创新项目,来自省内外的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河南省科学院相关团队完成签约,标志着中原量子谷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王延辉 王冰珂时间如矢,“开弓”即开工。1月5日,虽是小寒时节,但中原大地上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奋战开门红的号角已经吹响。开局关乎全局,奋力“项”前冲。当天,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郑州主会场,共新增项目120个,总投资1609.6亿元。
物理学中,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形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质子、中子或能量的反应形式称为核聚变,又称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数字经济里,有项“超级频率聚变”创新技术,可整合终端信息,最终建造出一个全覆盖的5G信息网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延辉 王冰珂时间如矢,“开弓”即开工。1月5日,虽是小寒时节,但中原大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吹响奋战“开门红”新号角。开局关乎全局,奋力“项”前冲。当天,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郑州主会场,共新增项目120个,总投资1609.
河南省科学院激光所科研团队成员们在讨论晶圆切割问题。 本报记者 师喆 摄中原量子谷一期基本完成建设,二期工程也在加紧推进。 本报记者 王延辉 摄爱达邮轮秋冬航季暨豫剧文化出海产品发布会在上海豫园“海上梨园”小剧场举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河南人爱说“中”,其实和它的区域位置有关,河南地处中原,交通四通八达,如今,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河南各地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酒精检测仪、烟雾报警器,别看这俩物件平时没有交集,但它俩都拥有一样的核心部件,那就是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