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吴青朋、通讯员陈向斌报道:2024年12月27日,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咸宁市养老护理员等级评定指南》市级地方标准,规范我市养老护理员等级评定工作,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该《指南》对养老护理员等级划分、评定标准、评定流程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机构作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主体,是保障参保人员获得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支撑。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机构定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明确长护服务机构定点管理的具体要求。
为填补行业标准空白,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厦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规范标准编制启动会22日在厦举办。据悉,本次编制由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牵头,是厦门乃至全省首次对养老护理人员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旨在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20日消息(记者 张野)3月19日上午,万宁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公办民营项目签约仪式在市民政局举办。政企双方代表就相关工作进行深入交流,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万宁养老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新网南宁3月3日电(戚海军 黄艳梅)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近日启动。广西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实践探索,民众俗称的“护工”这一群体将转向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填补行业标准空白,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厦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规范地方性标准编制启动会22日在厦举办。据悉,本次编制由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牵头,是厦门乃至全省首次对养老护理人员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旨在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原标题:让养老护理成为有奔头的行业近日,江苏省公布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该省也是全国首批168名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出炉,其中11人具备副高级资格。去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创设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纳入卫生系列管理,设初级、中级、副高级三个层次。
来源:【银川新闻网】近日,自治区人社厅印发2024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在其中新设立了养老护理专业,这意味着我区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可以参加职称评审,获得相应职称。养老护理人员可以评职称,解决了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标题:破解“老老人”护理服务人才“荒”难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升到2023年的78.6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80岁及以上的“老老人”增长尤为显著,从2000年的1199万人激增至2020年的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2.54%。
快乐老人报“全国两会民意直通车”开通以来,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反映与养老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备受大家关注。多位老人表示,希望国家层面出台护理服务标准,让大家知道老年护理服务究竟要怎么做?在养老机构接受护理和居家上门护理是否一样?如何评价护理服务质量?
大众网记者 刘秋怡 青岛报道“我家里有失能老人,办理了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机构能提供生活照护服务吗?”“长期护理费用结算时能列个药品发放清单吗?每个月领取了哪些药品心里面好有个数。”崂山区委第二巡察组的工作人员电话访问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落实情况时,群众纷纷提出心中疑问。
湖北省医疗护理员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启动 通讯员供图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张翼飞 、胡芬)为进一步推动湖北省医疗护理员服务标准化发展,促进服务提质增效,6月18日上午,湖北省医疗护理员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启动。
原标题:推动护工行业规范发展近年来,护工行业发展迅速。在医疗机构内,护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可以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护、辅助活动等服务。目前,这一行业存在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难以监督和保障、收费标准缺乏规范等问题,不少人对护工服务心存忧虑。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湖北省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精准对接老年人健康及健康中国需求,推动医疗护理员队伍的规范化建设,12月20日,襄阳市首批医疗护理员培训在襄阳古城综合为
今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多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推进医疗护理员统一登记、统一培训、统一评价、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促进医疗护理员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