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邓文博 摄影记者丨曹鸿禹12月21日下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高新区教育文体局、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承办的2023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四讲正式开讲,这也是2023年度“成长讲座”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随着活动的结束,将继续每时每刻陪伴大家共同成长的“树洞”缓缓开启。
12月21日下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高新区教育文体局、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承办的2023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四讲正式开讲,这也是2023年度“成长讲座”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随着活动的结束,将继续无时无刻陪伴大家共同成长的“树洞”缓缓开启。
记者|庄德通责编|郭新磊正文共3867个字,预计阅读需11分钟▼“树洞姐姐:有时候,一个人在家带娃挺无助的,妹妹今年两岁了,哥哥嫂嫂有时不在家,照顾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的‘重任’就落在我身上了。”“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中二’是什么?
张耀元:呵护未成年人的“树洞姐姐”张耀元与学生们互动交流。(重庆市公安局供图)3年前,重庆市璧山区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内保大队教导员张耀元开始在区里各个学校建“树洞口袋”——孩子们可以把心里话写下来放进洞里。每一封信背后,都是一颗期待呵护、治愈的童心。
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重要基石。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场所让孩子们倾诉“有门”、配备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人才、各方联动及时发现并干预……这两位分别来自司法领域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代表委员共同奔赴在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路上。
3月27日,一封题为《我相信,很快我们就会在春风中重逢!》的信件瞬间在长沙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刷屏。3月29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连日来,助力未成年人积极应对疫情,全市心理辅导雷锋志愿者积极行动,他们通过线上主题心理课、“云课堂”、留校多彩活动和开通电话咨询等方式,鼓励孩子们安心乐学、调适心理,一起静待云开“疫”散。
近期,在2024“润心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行动特别推出的匿名投稿栏目“成长树洞”中,收到了许多关于青春期“外貌焦虑”的提问,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其中,不少学生倾诉了自己因外貌产生的焦虑情绪,也有许多关心孩子青春期变化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外貌焦虑时感到“束手无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10岁以下网民和10-1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3.8%和13.9%,青少年网民数量近两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成为国家行动。
岳燕云 面对一个树洞,你会说出心声吗?近日,新疆青少年专属“解忧树洞”上线,在短短几天的运行中,有不少学生留言:“被孤立了怎么办”“该如何面对同学吸烟”“与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是否该坚持自己的看法”等,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敏感、纠结、复杂的内心世界。可见,线上“解忧树洞”大有需求。
小朋友们免不了也会有一些心事,现在,在双流检察院里,拥有里一个属于青少年倾诉的空间。在数字展厅的一处角落旁,有一间小小的玻璃房子。这里是展厅内的心理疗愈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参观者们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将自己心理的秘密向“树洞”倾诉,以此实现情绪疏解,达到心理疗愈的效果。
3月21日,湖南省慈利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法官来到辖区零阳镇金慈小学,在校园里挂起全国法院“心灵树洞”信箱,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画、匿名、实名等任意的方式随时向“心灵树洞”投递信息,既分享快乐又倾诉烦恼。
原标题:红果果绿泡泡“树洞”,让年轻人的情感诉求有回音近日,红果果绿泡泡在《智慧树》20周年纪念日发文:想一直做你们的“树洞”,倾听你们的喜怒哀乐,我们愿意做你们永远的红果果绿泡泡。引发无数“00后”的感慨。
深圳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升级启用。青少年艺术疗愈市集。青少年体验VR沉浸式情景,帮助纾解压力。每周三,64岁的汪克非会准时出现在深圳青年广场南厅12355热线座席,接听青少年来电,为困惑、抑郁的孩子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