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我给姐妹们分享了我家实行的“每日一夸”育儿方法,2年了,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顺着人性养孩子,12年了,儿子终于被家长夸了(这篇说了为什么不能只夸棒,并给出了夸夸句式)有姐妹说,看了这篇,夸了几天就词穷了,内心很想夸夸,但是不知道怎么夸,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夸。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有大出息,如果孩子做到了,他们就会非常高兴,有些父母还会以此炫耀。在得知好消息的那一刻,她迅速地发了一个朋友圈:“儿子考上名校了,太开心了”。没想到刚发完朋友圈,就收到了儿子的警告:“赶紧删了,丢不丢人!”
如果我问大家,我们每天是如何确定自己状态够好的呢?如果是我,会在出门前照一下镜子,然后心里默念“安啦!我还是那么美!”然后才能安心地走出大门。那孩子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得知自己是不是足够优秀呢?他们也是依靠一面特殊的镜子---就是家长。那么这面关键的镜子都要反馈些什么给孩子呢?
这应该是对小孩最高的一句评价,然而,心理专家却呼吁各位父母:警惕别掉入“高情商”陷阱。由于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以及自我认知不够,所以我们发现,在儿童的世界中,自己是主角,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她们的童年是在家人的宠爱中度过的,更容易“自我意识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