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等十几人是外卖平台的外卖员公司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不发更加诡异的是公司要求他们每人扫码注册身份信息声称是用来发工资的平台但注册后李先生十几名外卖员发现他们莫名其妙成了外省十几家公司的法人12月22日上午李先生拨通了都市调解室热线寻求帮助 十几名外卖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承接了某
打着“摇车牌号”“注册网店”的幌子,以“7天赚2000元”“办理一家公司酬金1000元”等为诱饵,王祥团伙大量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到全国各地注册成立290多家“空壳”公司,一旦得手,转手就将公司对公账户卖予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组织,用于转移赃款、洗黑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前不久,央视总台报道过“金宝贝”早教机构频繁闭店一事。采访中多位家长表示,后续沟通中,出现了被称为“职业闭店人”的第三方进行线上及线下的沟通协调工作。此外,北京早教机构美吉姆、纽哈顿早教中心的多位家长们也向总台记者反映,他们遇到了同样的情形。这是怎么回事?
名下突然有数家公司?“被法人”咋办记者调查发现并非个案,公司注册地址一处竟是杂物间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彭女士关联的8家公司,注册地址一处是杂物间。 从来没有注册过公司,却成为多家公司法人、股东?
作者:史洪举今年以来,“职业闭店人”参与预付式经营企业闭店逃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北京市“艺术伞”“木艺艺术”两家艺术培训机构涉嫌职业闭店被查处,系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号称半个月即可帮助商家合规跑路、从报价到突然闭店形成团队运营、变更法人有套路式操作……“职业闭店人”正在损害营商环境。近日,商业那点事儿小编调查发现,“职业闭店人”已形成链条,前端人员先协助跑路商家更换法人和股东,后端人员随即操作财务报表、转移资产直至门店关闭。
上个月底,知名高端海鲜餐厅海鼎荟三家门店突然暂停营业,有会员上万元充值被清零,东南早报相关报道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有人指出,海鼎荟的操作,与之前金宝贝、美吉姆等多家全国连锁早教机构闭店的操作如出一辙,可能是“职业闭店人”的套路。
近期,淘宝上突然多了一批电商公司,专门给企业提供“挂名法人”、“代持法人”服务。据清流工作室调查,这是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业——企业老板为了规避限制高消费及债权人追债,付钱找人担任公司挂名“法定代表人”、“监事”,“代持股东”,形成一个不小的地下市场。
新华社 店铺顾客盈门,忽然就人去楼空;商家卷款跑路,留下一堆债务;消费者四处维权,退钱却遥遥无期,或干脆“找不到人”……此类事件的黑幕背后,常常活跃着“职业闭店人”的身影。他们与不良商家勾结,处心积虑“恶意闭店”,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还破坏市场秩序、污染消费生态。
做“兼职”莫名成“法人”,名下多了个问题公司“被法人”现象给劳动者带来债务、征信等危机,影响求职就业和生活本报记者 李国《工人日报》(2024年04月08日 06版)阅读提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兼职的幌子,骗取大学生身份信息进行公司登记,让这些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