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觉轮回是一种虚无的理念,认为毕竟死后的世界无人知晓,所以也说生命只有一次,要倍加珍惜。轮回的存在,不是想告诉我们生命可以有很多次,不是想告诉我们可以随时放弃、可以荒废今生而待来世,更不是让我们走向不作为。
“跳出三界”这个说法来源于佛教的概念。在佛教中,“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存在层次或者说是生命轮回的三个层面:1. 欲界:这是最低的一层,也是我们人类所在的层次,在这里的生命体有物质形体,并且受到欲望和情感的影响。欲界的众生会经历生老病死等过程。2.
轮回又称流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佛教思想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果不寻求“解脱”,便会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如车轮一样地旋转,即“六道轮回”,至少要修成阿罗汉,乃至成佛,否则难以脱出轮回。
小时候的记忆:有个画面,跟刻在脑子里一样怎么都忘不了,记得我是从一个很矮的房子里跑出来,外面的天灰蒙蒙的,有很多人都在抬头看天空,半空中有一条黑色的没见过的生物在空中穿来穿去。但我好像是在用第三视角在看,因为我感觉我也看到了我自己:一个矮矮胖胖的小娃娃。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圣人老子命名跨弦越界。《西游记》有首禅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扫地怕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池中有鱼钩不钓,笼中买鸟常放生,闲来山后观虎斗,无事林中听鸟鸣,无忧无虑无烦恼,世态炎凉皆看清。
是从天上来 ,说人都是有罪的 ,也许就是指 神在天上犯了罪 被贬到凡间轮回 。所以人修行的目的就是不再为人。有史以来 人类所有的伟大作品 ,没有一个是靠创造而得来的, 全都是内心流淌出来的 ,所谓内心的流淌 就是某一刻 我们内心忽然流入了一股能量, 这时的心田就像花苞一样 在绽放 ,从卷缩到舒展, 然后这股能量开始自由的流淌 ,这就是心流的状态。
上接《禅宗人物志:慧忠国师(三)朝堂说法》上回说到鱼朝恩问法于慧忠国师,处处被慧忠拿捏,只得悻悻然离开,殿前就只剩下肃宗与慧忠二人了。接着唐肃宗又问了慧忠一个问题:“一切众生,忙忙业性,无本可据,日用而不知,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慧忠拈起身前的金花碟子问肃宗:“你看,这个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