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在沙依巴克区“打起手鼓舞起龙”社火队彩排现场,社火队员托举起百米长龙排练。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盖煜)红布衬底、金布剪出龙鳞、铁丝制作圆形龙骨、固定上木棒方便手握,一条舞龙用的百米长龙就做好了,看似步骤简单,但由10个人共同制作了近一个月时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纳 记者 蒋肖斌激昂的锣鼓声中,广东醒狮时而跳跃、时而攀高,动作矫健有力,仿佛真正的狮子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把南海之滨象征召唤吉祥与好运的信号,传递到新疆大地。现场观众或驻足观看,或跟随队伍前行,第一次观看醒狮表演的小朋友们兴奋不已,上前尝试触摸狮头。
经过多年揣摩,新疆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掐丝珐琅技艺传承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李华,把对新疆的热情融入到一件件作品中。随着生活的改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李华借鉴油画、工笔画、写意画、版画、剪纸等技法,把掐丝珐琅应用到配饰和文创产品中,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影报道“我们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出的使用金银错工艺制作的玉雕作品很受欢迎,收获了很多国内外订单。”1月7日,乌鲁木齐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玉雕(海派玉雕)传承人张连杰说。1月7日,张连杰在非遗传承馆给游客展示玉雕作品。
当日,作为乌鲁木齐市“悦享美好假日相约乌鲁木齐”文博主题活动之一,“第十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暨“巴扎里品非遗迎端午”展示展演活动在大巴扎步行街举行,来自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的60余项非遗项目在大巴扎步行街上摆摊设点,让国内外游客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 摄影报道“今天学习了传统手工技艺雕版拓印,老师讲得好,我自己还拓了一张花旦扇面,很漂亮、也很喜欢。”参与非遗课堂活动的小朋友李硕涵说。7月18日,小朋友在展示完成的拓印作品。7月18日,甄岐国给小朋友们讲述雕版拓印技艺的传承发展。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影报道“今天准备去吐鲁番讲课,总共7天时间,又能教出几十位雕花剪纸的学生,我很期待。”1月2日,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雕花剪纸)传承人白丽玲在位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三宫梁村的工作室里,一边收拾工具和卡纸一边说道。
融合了传统和时尚的艾德莱斯绸服饰、精美的掐丝珐琅画、古朴的锡伯族弓箭……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上,令参观者眼花缭乱的是各种非遗产品;令非遗传承人及工作人员兴奋的是,越来越多人喜欢上非遗。“我们一共组织了15个非遗项目参展,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咨询、购买。
11月22日,第十八届新疆冬博会暨2024新疆热雪节在乌鲁木齐市开幕。在乌鲁木齐展区,演员推介新疆冰雪旅游资源。(全媒体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11月22日,第十八届新疆冬博会暨2024新疆热雪节在乌鲁木齐市开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展区,观众和兵团雪豹IP合照。
来源:新疆日报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萌萌报道)日前,新疆艺术家阿孜古丽·吾甫尔的毛皮画作品《龙章凤彩》《曜变》《东方既白》惊艳亮相2024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获得众多学术机构、艺术家等的一致好评。毛皮画,顾名思义就是在动物的毛皮上作画。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29日电(糟玉琴)近日,在新疆巴州举行的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新疆展位上,一位身穿白色上衣,脖子上戴着宝石镶嵌皮雕挂坠,面容秀丽的年轻女子,正在用压擦器完成着皮雕工艺品,她便是乌鲁木齐市级代表性非遗皮雕技艺的传承人——孟璐璐。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9日电 (记者 赵雅敏)掐丝、焊丝、点蓝、上底色,一朵朵“雪莲花”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近日,记者来到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掐丝珐琅技艺传承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李华的家中,她正在聚精会神地制作掐丝珐琅画。李华正在创作掐丝珐琅画。
新疆网讯(记者吴治杰)4月30日,在新疆工艺美术协会、新疆珠宝商会共同组织的新疆工艺美术大师颁证活动现场,新疆手工艺人阿卜杜拉·依布拉依木拿到了“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证书。他告诉记者:“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作为一名手工艺人获得如此荣誉,我感到特别光荣与自豪。
72岁的杨金农家住炉院东街社区景秀小区,从2000年起,他爱上根雕,至今已经创作出300多件根雕作品。杨金农做的最大的一件作品是“九龙曜日”,高一米多、重100多公斤。原料是两个长在一起的杨树连理根。多年来,他做了300多件根雕作品,大的上百公斤,小的十几厘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