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万物科普(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我国一直都是全球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在石油资源方面十分匮乏,每年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这其中就有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和石油储藏量惊人的中东地区等地区。
日前,印媒突然发布文章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不寻常的囤积活动”,主要囤积物资是各类资源以及原材料,这些活动是为了发起战争而进行的,这表明中国已经做好了应对地区冲突的准备,中国的行动和过去的战时行动如出一辙。
根据路孚特石油研究公司在4月21日监测到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能源买家的进口量预计约为1046万桶/日,略高于3月份的官方数字1006万桶/日,国家统计局在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进口原油4271万吨,同比下降14.0%,第一季度,共进口原油1.28亿吨,同比下降8.1%,生产原油5119万吨,同比增长4.4%,其中,3月生产原油1771万吨,另外,一季度,加工原油17144万吨,也同比下降1.5%。
德国的《经济学人》注意到,中国内地过去二十年的食品和工业原材料进口,即便在2023年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也增长了16%,今年的前5个月更是持续增长了6%,首先光是天然气储存槽就在过去的十年里,增长了6倍,达到 250 亿立方米,满足23天的需求不成问题,而现有的原油储备也逐渐达到13亿桶,比美国的8000万桶要多得多,可以供应115天的进口,如今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除此之外中国拥有世界上51%的粮食储备和67%的谷物储备,其中大豆的储备量已接近4200万吨,在工业原材料方面,中国自2018年起,储备铜和镍的库存大约在总需求的35%到133%,无疑让西方国家更加担心。
在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致使全球原油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规模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有望成为缓和原油价格上涨态势的关键因素。制裁俄罗斯使得全球原油供应局势骤然紧张,在此情形下,北京方面极有可能动用其充裕的石油库存。
历经十年的筹备与起草,国家能源局最近发布了《国家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规定,除政府储备石油外,从事原油加工、成品油批发和原油进出口的企业应当承担企业义务储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