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们讨论了传统公有制与传统公有制模式的区别,同时我们又进一步讨论了两种基本制度的区别。我们在讨论传统公有制时得到的第一个结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公有制,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它是体现劳动所有权的所有制。”
只要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为新兴的生产方式的一般特征,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剥削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相区别的本质特征。
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都是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学习,在刚刚建国后的几年,为了实现人才的快速培养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快速进入岗位,中国的高等教育第一次学习了国外的理念和模式,在大环境下,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苏联就开始了国内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而苏联模式几乎奠定了中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对当时的工业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以至于中国自从民国以后,出现的大师越来越少,直到后来逐渐放弃这一模式,改用欧美!
20世纪末,一个曾经令世界瞩目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它的解体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这就是苏联,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为何会在短短二十年间,从巅峰走向衰落最终走向解体?
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苏共高层发生了激烈斗争,最终斯大林棋高一招,将苏共元老赶出了权力核心,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产生了后来的三大运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运动。
苏联乃是全世界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全长一万多公里,如果用脚步丈量,五年才能把苏联的全程走完。苏联建国之后,就是在走两个走完国界全程的过程中,在1938年通过两个“五年经济计划”,短短十年时间内,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迅速发展为经济体量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