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要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平安银行却在2023年遭受了零售板块的业绩重创——净利润比上年缩水143亿元,降幅高达72%。究其原因,在于信用卡业务步入深水区,极大地拖累了零售金融的发展。零售业务出现巨大滑坡,净利润同比骤降72.
贷款同比仅增长0.2%,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超过20%,面对这样的情况,平安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仍然实现了“顽强”增长。平安银行8月15日晚间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利息和非息收入下滑,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的情况下,该行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仍然增长了1.9%。
2024年,平安银行(000001.SZ)交出一份罕见的“双降”成绩单:营业收入1466.95亿元,同比缩水10.9%;净利润445.08亿元,首现4.2%的负增长。这家曾凭借零售转型称雄的股份制银行,十多年来首次遭遇营收与净利同步下滑的窘境。
2月1日晚间,平安银行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基本每股收益1.40元。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80元(含税)。截至今日收盘,平安银行报收24.
10月18日晚间,平安银行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升级零售、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该行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15.82亿元,同比下降12.6%;实现净利润397.29亿元,同比增长0.2%亿元。
多位平安银行上海地区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7月8日开始,部门领导开始对上海地区的员工约谈回迁深圳总部的相关事宜,涉及人员主要在上海置汇旭辉职场办公,属于组织架构挂靠总行,工作职责也属于总部职能,现被要求回迁深圳,且被要求7月22日前完成换签。
透视上市银行三季报,尽管细节披露并不全面,但资产负债表仍透露出不少信息量。在盈利承压背后,信贷规模扩张带来的正贡献还在进一步收敛。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业扩表节奏普遍放缓,尤其受房贷和信用卡业务拖累,股份行在零售业务上的PK趋弱,对公“战场”的比拼则更趋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