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用唢呐吹萨克斯金曲引百万围观# #直播成非遗发光发热新舞台#极目新闻记者 曾凌轲逐渐退出乡村舞台的唢呐在直播间获得新生。3年来,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唢呐演奏员王肖磊在抖音上演奏唢呐已吸引了超百万人观看。
安徽阜阳市临泉县高楼村的文化小广场上,声声唢呐,高亢嘹亮。黄磊正带着团队表演唢呐演奏。2012年5月,黄磊正式成为唢呐这项非遗的传承人,此后他便一头扎进唢呐的演奏与推广工作中。10年来,随着国家对民间优秀传统文艺的大力扶持,加之黄磊和团队的努力,唢呐演奏艺术在当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源:【延边晨报】朝鲜族传统唢呐艺术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单位为延边歌舞团(延边话剧团)。朝鲜族传统唢呐是双簧气鸣乐器,古称大平箫、太平箫,又称为唢呐,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2024年有哪些惊艳四方的传统文化俘获了你的心?从“小众非遗”到“破圈明星”,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已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成为年轻人热捧、国际社会关注的“顶流”,民族乐器唢呐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年里,唢呐从人们印象中最为乡土的一种乐器,摇身一变登上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
来源:【生活帮】12月28日(发布时间),#2024山东新年交响音乐会,唢呐界唯一“双金奖”获得者张倩渊,一口气演奏《百鸟朝凤》唢呐超长音。网友:听得我都忘了要呼吸。 本文来自【生活帮】,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在庆阳,人们在节假日吹唢呐表达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在重大活动中没有唢呐,就像吃饭没有盐一样。”唢呐艺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自刚说,庆阳唢呐的曲牌自明清流传下来,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寒冬腊月,黄土高原满目苍茫。站在窑洞前的山坡上,常小川从衣服胸前夹层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崭新的哨片,含在嘴里润开一条细缝,拿起唢呐,吹起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曲调悠扬,音色饱满,他随着旋律恣意舞动,与身后的蓝天黄土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