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减排固碳工作是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促进农业低碳绿色发展、推动江苏“双碳”目标实现,去年6月,南京白龙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普朗克科贸有限公司等5家江苏企业取得全国首批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借助质量认证手段推动企业开展零碳农产品生产经营试点。
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倡导厉行节约的背景下,农业、食品企业从过去满足食品安全要求,发展到如今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零碳蔬菜”“零碳牛奶”“零碳工厂”等已成为“绿色食安”的最好佐证。“零碳食品”会不会成为消费趋势?农业、食品企业在碳减排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
新春伊始,位于崇明的首批零碳认证农场正加足马力生产。大棚内培育的“零碳蔬菜”正源源不断捧上市民的餐桌。何谓“零碳蔬菜”呢?一早,崇明中兴镇的这座农场一片忙碌,大棚内新鲜的蔬菜正在抓紧采收、打包。包装上都会贴上零碳认证标识。
新京报2023食品安全系列活动已正式启动。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近期做客食安访谈间,围绕“绿色之路——食品行业探寻双碳发展”这一话题分享观点。他认为,在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低碳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零碳”食品在去年短暂登场后很快热度消退,如今市场上难觅其踪影。“双碳”政策目标下,食品企业完善低碳管理、实现碳减排任务的紧迫性与日俱增。完成碳减排目标任务固然需要多方合力,其中,激活消费引擎,打开消费端口,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是食品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