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6月8日电(记者周润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10日将迎来端午佳节。你知道吗,这个传统节日竟然有20多个别称。除了端午节,你还能说出几个?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是夏季唯一的一个民俗大节,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来源:【紫金山新闻】6月10日,就是端午佳节了。端午,又有着“重五”“端阳”“龙船节”等名称,是夏季的盛大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视觉中国供图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挂艾草……你知道老南京是怎么过端午的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传承中都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跟随视频来了解。
端午节的别名很多,有端阳节、天中节、龙舟节、粽子节等二十多个别称。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笔下,端午节就像一幅浓郁的乡土民俗画,承载着浓郁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乡土气息。唐·卢肇《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在古代,“午”通“五”,又通“忤”,《说文解字》说:“忤也,五月阴气逆阳,冒地而出。”在被称为“孔孟之乡”的山东济宁,因这里是儒家文化发祥地,许多民间习俗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儒家色彩,端午习俗则多与驱瘟防疫、除妖辟邪有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除了外在物质形式沿袭端午节各种民俗活动外,我们更要通过文化方式在内心深处与端午节的精神内核同频共振。
端午安康“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再次来临。一句“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里蕴含着多少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你对端午的了解有多少?快带着孩子一起来看看这些不可不知的端午小知识吧!
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赏读诗词邂逅美景一起到张家口共度浓情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唐•李隆基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沪城岁时衢歌》清•张春华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端午即事》宋•文天祥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仲夏时节,粽叶飘香,五月初五,又见端午。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人文、哲学、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