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桂平市厚禄乡新圭村,农户利用冬闲田养殖的小龙虾迎来丰收,捕捞、分拣、称重、装箱……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桂平市稻虾综合种养平养式和冬闲田养殖等多种“稻虾共作”模式正在逐步推广,稻虾产业已成为该市农业产业发展重要新增长点。图为养殖户正在捕捞小龙虾。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这几天,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首批“反季节”小龙虾捕捞上市,食客在冬天也能吃上鲜活的小龙虾。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眼下正是捞捕小龙虾的时候。一大早,虾农就从稻田里拉起地笼,捕获的小龙虾立即被送往分拣区,按照大小、品质进行分类、称重。
【来源:贵港农业农村局_农业动态】近日,桂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利用冬闲时节到南木、石龙、木圭、大洋等14个水稻主产乡镇开展为期4天的冬季农业大培训,桂平市科技特派员的周铭德和陈寿福分别就水稻高产技术栽培和稻虾综合种养开展培训。
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27日电(覃柏创 林秋云 麦雷 韦丽荣 覃均)小龙虾鲜嫩爽口,味道浓郁,是夏季的标配。得益于桂平市温暖的气候和虾稻养殖的特色模式,在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首批冬季小龙虾今天捕捞上市,让“吃货们”在冬天也能吃上鲜活的小龙虾。
【来源:广西日报】眼下正值丰收季,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一片金色稻田里,割穗、脱粒、秸秆分离、装车……一派秋收的忙碌景象。桂平市南木镇乾森家庭农场负责人高乾森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忙着晒田,等候时机上水养虾。村民在分拣小龙虾。“你看,这些小龙虾与稻禾共生,现在已经在打洞繁殖了。
中新网南宁5月23日电(记者 杨陈)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一块稻田一年种植“一季稻+再生稻”,种植面积增加了一倍,亩产量平均提高35.5%。这是当地推行“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取得的成效。广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中新网桂平10月25日电(黄锴 叶静静)时下正值丰收季,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一片金色稻田里,割穗、脱粒、秸秆分离、装车……一派秋收的忙碌景象。桂平市南木镇乾森家庭农场负责人高乾森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忙着晒田,等候时机上水养虾。图为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乾森家庭农场在收割稻谷。
中新网桂平10月25日电(黄锴 叶静静)时下正值丰收季,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一片金色稻田里,割穗、脱粒、秸秆分离、装车……一派秋收的忙碌景象。桂平市南木镇乾森家庭农场负责人高乾森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忙着晒田,等候时机上水养虾。图为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乾森家庭农场在收割稻谷。
中新网桂平10月19日电 (记者 黄艳梅)稻渔重要文化遗产表演、稻渔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展销、稻渔特色产业推介、稻渔烹饪比赛……10月18日至19日,2024年首届稻渔文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六届广西稻渔丰收节活动在广西桂平市举办。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每年春季原本是小龙虾上市的淡季。但是眼下,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的小龙虾正在上市,并且呈现出供销两旺的态势。这几天,在贵港市港北区联塘村的一个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忙着从稻田里拉起一个个虾笼,轻轻抖动几下,一只只肥壮小龙虾就顺势滚进筐内。
近年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优越气候条件,积极推动富硒稻虾产业的发展,坚持“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抓住小龙虾错季上市的规律,推广“两稻一虾、稻渔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冬闲田空档期养殖小龙虾,填补市场空缺。
这几天,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首批“反季节”小龙虾捕捞上市,食客在冬天也能吃上鲜活的小龙虾。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眼下正是捕捞小龙虾的时候,一大早,虾农就从稻田里拉起地笼,捕获的小龙虾立即被送往分拣区,按照大小、品质进行分类、称重。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早春二月,广袤的龚州大地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位于平南县上渡街道大成村的广西瀛鼎繁育基地近日迎来了今年第一波小龙虾大丰收,工人们正忙碌着起虾、装筐、过秤、装车。“大丰收!
5月21日,记者从广西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建设,推动渔业产量三年平均增速达3.1%,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2023年,广西渔业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八,西部地区第一。据介绍, 2023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376.
中新网贵港12月18日电(记者 黄艳梅)鸡崽住上“智能房”,蔬菜大棚装上“智慧大脑”,冬季实现小龙虾自由……广西传统农业大市贵港市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推动传统种养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设施农业呈现出特色鲜明、规模趋大、前景向好等态势,成为当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央视网消息:眼下,重庆市垫江县18万亩柑橘陆续成熟上市,当地拓展柑橘销售渠道,帮助果农增收。在重庆市垫江县包家镇甄桥村的果园里,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柑橘正是眼下的常态,果农们按照实时订单,忙着选果、套袋、打包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