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5日电(记者张海磊 冯家顺)在四川省红薯种植大县资阳市安岳县,当地正在红薯根、茎、叶上下功夫,推动传统种植业发展。安岳县有红薯产业基地的乡镇30个、专业合作社12个。2022年,红薯种植面积40多万亩、产量60多万吨。发展红薯产业首先要种出好红薯。
来源:【濮阳日报】清丰县地处黄河故道,气候适宜,土质优良,具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优势。近年来,清丰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发展目标,明确了红薯产业作为“红白绿”三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健全完善红薯产业链链长制,大力扶持引导红薯产业发展。
汝阳县刘店镇沙坪村农民驾驶拖拉机收获红薯。康红军摄近日,汝阳县16万亩红薯迎来丰收。在汝阳县城关镇杨庄社区海德家庭农场的千亩红薯种植基地,大型红薯收获机正来回穿梭,形态饱满的新鲜红薯“破土而出”,人们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土、分拣,忙得不亦乐乎。乡村振兴强不强,产业振兴是关键。
来源:经济日报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聚焦红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产业链培育,不断推进红薯产业链纵向发展和链上各环节横向拓宽。其打造的“汝阳水果红薯”战略品牌,通过挖掘红薯深加工潜力,发展红薯+乡村特色文旅项目,稳步推进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链条开花。
近年来,汝阳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成立了红薯产业联合党委,在红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红薯产业打造成了产值过亿的特色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助力当地产业兴旺星的创建。
2月17日,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杨庄村,麦田一片碧绿。记者走进一处高淀粉早春红薯种植基地,只听机声隆隆,大型旋耕机械正往返作业,机车过处,杂草清理干净,土地平整松软。“这片地一共30余亩,现在我用这台50马力的‘铁家伙’整地,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活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通讯员 郭晶夏季好时节,红薯栽种忙。5月27日,在郑州上街区峡窝镇大坡顶村红薯基地里,几十名工人正在抢抓农时栽种红薯苗,起垄、覆膜、栽苗、覆土、浇水,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今年我们引进了红薯新品种——哈密冰糖心。
春风掠过胶东大地,在招远夏甸镇的智能大棚里,200多位村民正忙着栽种"黄金苗"。这些看似普通的红薯苗,藏着让土地生金的"致富密码"——它们正是烟台农科院最新研发的"烟薯25"脱毒种苗,种出的红薯个个糖心流油,去年刚上市就成了网红爆款。"我们让老藤薯'复活'了!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江方方 文/图 福州长乐区种植番薯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全中国最早。400年前,长乐人陈振龙将外来物种甘薯引进家乡长乐,并且,其后代致力于番薯培育推广,历经170多个春秋,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陈振龙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甘薯之父”。
7月21日,云南建水红薯产业发展座谈会暨首席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在建水县紫陶博物馆报告厅举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省农科院副院长张跃彬,县委书记赵雄,县委副书记、县长钟红荘,县委副书记吕毅,县人大主任杨建伟,县政协主席白忠平,县委常委、副县长陈鹏,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安祥,山东金海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秀峰出席活动。
12月6日下午,云浮市云城区召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暨第七届乡村美食(番薯)旅游季活动新闻发布会,云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冼秀庭在发布会上表示,云城区以“小产品”做“大产业”,立足自然禀赋,引进技术合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农文旅结合成效明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又是一个甜蜜的开始。11月中旬,正逢桥头地瓜种植季,走进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广阔的田地里一派火热场景:田里已经翻好了土,起好了垄,村民们分散在田间,娴熟地将一株株本地苗栽种好。嫩绿的地瓜苗迎风摇曳,孕育着村民增收致富新一年的“致富经”。
3月28日,沙河市红薯岭景区油菜花赏花季拉开帷幕,吸引踏春休闲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河北日报记者 张伟亚摄“满目金黄香百里”,3月28日,沙河市红薯岭景区油菜花赏花季拉开帷幕。春光融融,花香扑鼻,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踏青赏花的同时还可看非遗表演、品特色美食,现场了解粉条如何“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