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中国海军力量的全面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然而,早在满清时期,清政府就采取了大量举措来发展海防事业,虽然成就不高,但是也有出彩的地方。
新华社阿克拉9月22日电 1814年,一名欧洲访客在游记中这样描绘一座城市:数百座高耸入云的工厂,巨大的烟囱喷吐着黑色煤烟。这是英国曼彻斯特。18世纪初,这里还是一个不到一万人口的小镇,到了19世纪中叶,它已发展为英国重要的纺织业中心,拥有上百家棉纺织厂,产品远销大洋彼岸。
划独木舟横渡大西洋的探险家刘勇: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探险人物名片:刘勇,中国著名探险家,体育旅游及规划专家,四川旅游学院山地旅游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险纪录片主持人,全能极限探险者,曾入选“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十大探险家(2016)。
在工业革命产生的众多创新中,第一个给西方国家带来好处的就是蒸汽动力在航行方面的应用。汽船增强了人类凌驾于自然的能力,以及那些拥有它的人对没有汽船的人的控制力。汽船的引进,在英帝国遥远的边境区域成为历史进程的转折点。第一个受到它影响的地方是英国海外领地的首府加尔各答。
清宣统元年,日本人没想到,甲午海战的十五年后,他们竟然在东沙岛屿的竞争上,败给了大清帝国。在日本海军的支持下,日本人开始在这座仅有1.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修建防御工事和各种移民设施,意图长期占有东沙岛。
晨光熹微,广州港南沙港区已被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唤醒。海风轻拂,巨轮缓缓靠岸,巨大的桥吊如钢铁巨人般矗立在码头上,巨臂精准地抓取集装箱稳稳放置在智能导引车(IGV)上,沿着预定的路线,智能导引车穿梭在码头与堆场之间,现代科技与传统港口完美结合的生动画面每日都在这里上演。
比泰坦尼克号还要大、曾创下横渡大西洋最快纪录的远洋客轮“美国号”,即将变身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礁石。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9日下午1点,这艘美国唯一幸存的远洋客轮终于开启了它的最后一段航行,不过却是即将沉入水下,成为佛罗里达沿岸的人工珊瑚礁。
停靠纽约的“耆英号”“耆英号”纪念章英国新闻媒体对“耆英号”的报道伦敦国家海事博物馆藏画作在19世纪的航海史上,一艘福船的名字——“耆英号”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尽管“耆英号”的名字在西方广为人知,但在中国却鲜有人了解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