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第十二批)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认证结果,全国共有75所学校获“绿旗认证”,其中,广东省5所学校获评,中山市迪茵公学、中山市东凤镇西罟小学以生态教育创新实践脱颖而出,跻身全球生态环境教育先锋梯队,成为中山市首批斩获该项国际权威认证
南都讯 见习记者黄敬奎 通讯员肖欢欢 日前,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第十二批)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认证结果,全国共有75所学校获评“绿旗认证”。其中,中山市迪茵公学、中山市东凤镇西罟小学以生态教育创新实践脱颖而出,成为中山市首批斩获该项国际权威认证的学校。
南都讯 见习记者黄敬奎 实习生邱佩玲 通讯员肖欢欢 生物多样性是万物共享的财富。7月7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石岐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局联动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中山博雅)举办“爱丽丝的奇幻之旅——探索仙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系列主题活动,300多人参与活动。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近日公布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基地名单,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入选。据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我们是中国首家纯高校属性的国家二级博物馆,由动物、昆虫、植物和化石标本馆组成,历史传承悠久,馆藏门类齐全。
6月5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绿色科技转型”2024年度中山市生态环境发展论坛举行。当天,200余人参加论坛,学会团体会员代表、环保专家、环保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机遇,助力中山市推动绿色科技转型,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日前,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广东省选拔赛结果出炉,中山市技师学院师生参赛项目《关于提高国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建议》获得实践调查类(高中组)三等奖,4月18日,南方+记者采访到获奖师生代表,深入了解了他们获奖背后的故事。教师与参赛学生商讨项目内容。
5月13日至19日是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中山将组织开展“绿色低碳 美丽中国”——中山市2024年全国低碳日系列活动,引领绿色低碳理念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5月14日下午,该活动走进中山西区丰山学校。
1月23日,中山召开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水务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水务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市治水办、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等职能部门及各镇街参加会议。
噪声废气怎么监测、不同水质pH值会有什么变化……7月17日上午,“中山市青少年环保职业体验基地”正式揭牌,当天,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动中山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举办的一场环保职业体验研学活动,让青少年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翎 通讯员 杨洋为持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牢生态文明理念,日前,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开展“环保进校园”活动,录制环保课程《蜜蜂》,组织全市小学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观看学习。
9月2日上午,中山市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之“微光行动 点亮星球生物”开学环保第一课在中山市中港英文学校小学部举行,环保志愿者走进校门为学生们送上新学期绿色“开学礼”。中山市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之“微光行动 点亮星球生物”开学环保第一课现场。
今年是《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实施第一年,为推动和深化中山生态环境教育,进一步探索校园生态环境教育新方式,近日,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山市东凤镇西罟小学以“校会合作”模式,联合创建中山“国际生态学校”,并签订共建协议。
每天早上,中山市古镇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局长区永铨都会查看“古镇镇蓝天保卫战工作群”,这个总人数90余人的工作群里,既有古镇镇主要领导、各部门以及村居“一把手”,还有负责大气防治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群里每天都会通报全镇大气防治工作情况。
南都讯 见习记者黄敬奎 实习生邱佩玲 通讯员肖欢欢 “保护生态多样性我们能做什么?”“不同水质pH值会有什么变化?”……7月17日上午,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动中山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举办青少年环保职业体验研学活动,旨在深化青少年对环保职业的理解,激发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