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乡日报】本报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洪峰)11月23日,由河南师范大学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原农谷管委会承办,省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协办的中原农谷知识产权保护高端论坛在平原示范区举行。
小小的一粒种子,承载着无限希望。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河南是产粮大省、育种大省、用种大省,但非种业强省。为解决这一问题,2022年,中原农谷应运而生,在新乡市落地生根,其“一核三区”规划面积达1612平方公里。
来源:光明日报清晨的阳光洒下来,黄河的冰凌晶莹闪光。一大早,许为钢院士便来到位于河南新乡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带领团队进行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一种情怀矢志不渝。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新乡市布局建设中原农谷。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丙宇 刘亚鑫 通讯员 张萍萍7月29日,郑麦136、郑麦918升级换代改良签约仪式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中原农谷管委会举行。去年,郑麦136单品种销量达1.4亿斤,郑麦918的生产经营权也以1918万元的价格成功转让,刷新了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
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各项农业先进技术的核心载体,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着眼于振兴种业。新乡市作为传统种业大市,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总数达到212个。随着中原农谷建设全面起势,新乡种业如何以新优势汇聚澎湃动能拔节生长?又将如何再攀“新”高峰?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肖列 通讯员 张亚峰3月12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振华、农业农村部科技司科技推广处处长刘培磊、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处长鄂文弟、农业农村部科技司科技推广处副处长张旗一行莅临河南技丰种业集团,围绕生物育种研发及产业化考察调研。
来源:【新乡日报】□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亮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作为农业大市,我市聚焦种业创新这一中心任务,在创新能级、产业能级、服务能级上下硬功夫,超常规力度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又到一年收获季,丰收的喜悦洋溢在集北村村民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