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食管鳞癌术前新辅助治疗选择?1. 新辅助治疗更为重要。2. 还是跟大家说一些食管癌,因为我国和西方不一样,我国多是食管鳞癌。食管鳞癌的手术一般都要做管状胃,要把食管切掉一部分,管状胃提到胸腔后就变成胸腔位,所以患者术后短期内都会有反酸、食欲下降的表现。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传统的食管癌外科手术方式主要有左侧开胸单切口手术、右侧开胸二切口或三切口手术等,手术创伤大,需要切断肋骨,而且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较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
红网时刻新闻6月4日讯(通讯员 蒋丽娜 郑会琼)近日,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甲胸外科团队为一名70岁的男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先进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至此,该科室自2023年以来已成功实施多例此项手术。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张菡 金煦84岁的高龄老人患食管癌,武汉协和医院车谷院区胸外科专家通过胸腹腔镜技术,打破年龄“禁区”,为老人完成微创根治性手术。目前,老人已经康复出院。江科(左)及团队为老人手术中日前,84岁的刘爹爹(化姓)出现进食梗阻,饭菜下咽都很困难。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晚期患者因食道病变引起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加速疾病的进展。而食管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非手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新方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除病人吞咽困难等症状,保证营养摄入,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武汉晚报讯 “高龄”曾被视为食管手术的“禁区”,而打破“禁区”是医者不懈的追求。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车谷院区胸外科江科教授团队凭借精湛的胸腹腔镜微创技术,成功为一位84岁食管癌患者完成根治性手术。目前,老人康复良好,已经出院。
79岁的王先生自2022年国庆节前后,吃饭时感到咽下不太顺畅,尤其是吃馒头时,需要喝点水才能咽下去,心中不免紧张,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做胃镜发现食管上生长了一个肿物,病理显示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进一步行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有一枚10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倾向于早期肺癌。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雅茹 张晓美 丁燕飞“从小到大,往医院跑的次数比上学都多,这次不用开胸就能治食管癌,真的让我少受了很多罪。”12月2日,接受了充气纵隔镜联合机器人食管癌切除手术的61岁患者刘先生(化名),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出院了,在最后一次查房时,他感慨万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日讯 “没想到不用开胸就能治疗食管癌,真的是少遭了很多罪。”12月2日,接受了充气纵隔镜联合机器人食管癌切除手术的61岁患者刘先生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出院。据了解,这也是该手术首次在华中地区成功实施,实现了不开胸、超精准治疗食管癌。
潮新闻客户端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但是有一种和饮食相关的癌症“偏爱”中国人。数据显示,全球的一半以上食管癌发生在中国,国内食管癌发病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7位,多为鳞状细胞癌。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
59岁的张大爷因出现进食哽咽的情况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就诊,通过相关检查被确诊为食管癌,病变位置在胸中上段。针对这类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传统方法是在胸腹部或胸腹颈三处取切口,但均需在胸部作25至30厘米的切口,撑开肋骨,腹部作约15厘米切口,三切口还需在颈部做约5厘米切口。
(▲点击收看视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国俊教授,深耕胃肠外科二十多年,中外求索,精术为民,他的团队基于膜解剖理论的指导,充分利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方面运用微创技术,实现技术创新,达到了创伤小、效果好、更安全、更高效、更根治的目标,是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