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宋雅婷)10月16日报道“神门巫峡十八月潭哟 欢迎你来到这光雾山哟……”10月14日,四川巴中市南江县博物馆,还未步入馆内,便被远处传来的一阵高昂悠扬的歌声所吸引。这歌声穿透街道,久久回荡,它就是源自大巴山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巴山背二歌”。
民国时期,在阿坝藏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阿坝藏区喝的茶叶都是“背二哥”用背夹子从成都背进去的。背夹子是用桑木条做成的架子,下方有两点支撑,上面宽敞,好放东西,用绳子收紧以后,东西就不会轻易掉落。“背二哥”的生活异常艰苦,多以男性为主,但也有一些生活极为艰苦的妇女。
朱恒彬走在茶马古道上。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雅安4月9日电 题:网红“背二哥”:向茶马古道走去记者 王鹏穿着草鞋,戴着草帽,背着几十斤重的茶包,手上拄一根铁制“墩拐子”,或走在崇山峻岭之间,或顶着风雪步履蹒跚……近年来,四川茶农朱恒彬化身茶马古道上的“背二哥”,在网上火了。
每天下午,通江县廊桥头滨河路12号的门市前总是很热闹,陆陆续续有人来这里卖纸板、泡沫等废品。这家废品回收站是李先强一手开办的,与其他废品收购站的老板不同,而立之年的李先强是靠一只手撑起的这个门面,并撑起他的家。
文猛,本名文贤猛,重庆万州人。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人民日报》《散文》《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延河》《山花》《四川文学》《重庆晚报》等3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600多篇500多万字,作品曾获重庆晚报文学奖特等奖、河北散文奖一等奖、《文艺报》最美故事奖、《青年作家》小说奖、《飞天》散文奖、《上海文学》散文奖等省市级以上文学奖5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