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讯(通讯员詹钧名 李小宝)10月19日,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蕲春县黄梅戏剧团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刘河镇胡海村,开展2023年重阳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用精彩的文艺演出,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
来源:光明网 【舞台艺术众家议】作者: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世纪50、60年代,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等作品成功拍摄并广泛传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经典唱段让这一当时的安庆小戏迅速风靡全国……20世纪50、60年代,依托着电影这一媒介,黄梅戏《天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等形式,最初是在黄梅地区的农村传唱,后来逐步流入城市地区,之后就发展成为了一个剧种,集合了采茶戏、汉剧、楚剧、京剧等多剧种的元素,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剧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程千)刘河镇汤冲村是蕲春县首批美丽乡村代表性村庄之一,以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近千亩金波潋滟的油菜花海、就地取材打造的“竹文化”村庄特色,实现了从普通小山村到刘河文旅名片的精彩蝶变。
“以前这里就像一个垃圾中转站,家家户户的垃圾都喜欢往这里扔,一到夏天苍蝇嗡嗡声不断,村民都要绕着走,现在好啦,村里下了大力气,不但有漂亮的墙绘,这里还被专门设计成了错落有致的游园,垃圾桶也有了它们的专属港湾,环境治理好了,村民也都喜欢来这里散步聊天了。
9月20日,1500余件农家石器依湾就势,错落有致地陈列开来,和着沁人心脾的桂花、菊花清香,刘河镇志高村樟树广场人头攒动,“乡村大戏台”上黄梅戏曲艺动人,赢得村组湾落男女老少阵阵叫好声。如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真正做到“定向滴灌”,达到真扶贫、扶真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