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8日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近期将通过系列报道,全面展示东营市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进展成效。
记者 赵军 孙娜娜 苏月鹏10月21日下午,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产业推介会在东营举行。省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新民出席会议并作产业推介,东营市工商联、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投资促进局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和70余名市属商会会长及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
近年来,东营市以黄三角农高区为主阵地,依托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全力攻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在盐碱地种业创新、科技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成效显著,初步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子。
12月27日,山东农业大学与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在黄三角农高区签署山东农业大学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生创新学院建设合作协议。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英坤出席会议。
为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黄三角农高区认真贯彻理论宣传和宣讲工作要求,围绕全区“145”总体工作思路,探索创新工作形式,积极推动理论宣传和宣讲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力推动全区基层宣讲工作走深走实。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10月19日,2024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以“聚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举办。
近日,黄三角农高区以“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文旅康养”为核心,加快构建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条,为区域乳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在黄三角农高区的一家鲜奶企业,记者了解到,该企业借助农高区的高端乳业优势,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丽臻 东营报道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数十名工人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12月8日,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占地600亩的初心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该项目负责人周圆介绍,初心数字农业产业园计划总投资4.
爱东营讯大豆再获丰收,玉米再增产,盐碱地种业再突破,省黄三角农高区在这个秋季捷报频传——农业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省黄三角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80%以上为盐碱地,盐碱度从1‰到10‰以上梯次分布,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
沿黄地区是山东推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核心区、主战场。6月26日至27日,山东省沿黄地区一体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现场签署了15个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合作协议,发起并通过山东省沿黄地区一体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倡议。
12月4日上午,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英坤一行到青岛农业大学考察。校党委书记潘军会见来访客人并座谈,双方就推动区校战略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进行了深入交流。校党委副书记田义轲,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郭尚敬陪同座谈。
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小满将至,麦穗日渐饱满。当夏风拂过,麦浪层层,碧波天漾。希望的田野,已是丰收在望。2023年,山东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1亿斤,同比增加22.3亿斤,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增量占全国增量的12.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稳产保供成绩单。
2月26日上午,东营市2025年乡村振兴重点片区论证会议在东营会堂召开。论证会上,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广饶县、利津县、黄三角农高区依次汇报了本辖区重点打造的1个重点片区的情况,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重点片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提问,省委党校有关专家进行点评。
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玉米已经完成收获,今年的“选种”使命暂时告一段落。这片面积达1.5万亩的示范基地内,开展着多项盐碱地生态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和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试验示范。
爱东营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作为我国发展的根基,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与习俗,更是人们的精神栖息地,凝聚人们的美好“乡愁”。
又是一年收获季,丰收喜悦悄然绽放。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试验田,45支核心科研创新团队收获着一个个精心培育的“科研成果”。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全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聚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