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范仲淹,所题《岳阳楼记》可谓千古绝唱,世人备崇。恰癸卯三春,余凭吊斯楼,仰瞻遗记,思潮腾涌。赋文尝求未论,抒怀以答贤圣。题记谆谆,信条昭昭。若达古仁人上善厚德之心境,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憾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何哉?
岳阳楼风光。徐典波摄/光明图片【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是什么样的楼阁与景致,激发了登临者这般感慨?初冬时节,携一腔敬意、几分好奇,记者来到“八百里洞庭”之滨。“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果不其然!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作者:熊升品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生忧国忧民,锐意改革,刚正廉洁。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情操,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与思想瑰宝。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1046年,北宋名臣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呈现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气,正是范仲淹忧乐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他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为官不欺事、治家有良策,为世代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