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5后焊工袁玉成为享誉业界的技能大师(引题)直面“烤”验,用焊花点亮青春(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哪有工作不累,干好本职工作、练好技能,生活才有奔头……”这是重庆建工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的高级焊工、焊接教官袁玉在培训年轻焊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网络配图女焊工:焊接就像绣花 焊枪就是我的“绣花针”。“你看,我两只手的手腕粗细不一样,右手比左手更粗一些。”赵小燕伸出双手,转了转手腕比较。再回北京,冬天干燥的气候让这双白净的手有些蜕皮,但从皮肤纹路和指甲的细节依然能看出,这双手的女主人十分爱惜它,“是这双手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入职宁波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女焊工”之前,26岁的潘秋平还在服装厂里摸索着人生的未来。“当时丈夫在石化建安工作,听他说起公司要招收‘女焊工’,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潘秋平后来回忆,这是一次改变她人生走向的选择。潘秋平。“女焊工”这条路,潘秋平走得并不顺畅。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宋兵 申小明 郑丹丹人是万物的镜像。徜徉过高山大海,最终还要到人山人海里寻找答案。小时人物,给你奉上与众不同的人物故事。在这里,读懂世相。37岁的魏正梅既没有太出众的容貌,也没有过人的唱跳才华,却不小心成了抖音网红,目前拥有39.
8099999特别策划爱从心中起 祝福送母亲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最初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长河里,在时光流转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见证着越来越快地发展与越来越好的生活。
37岁的魏正梅,是宁波市奉化区海港船舶修造厂唯一的女电焊工。工作中,她跟男工友比焊接技术,技术精湛不让须眉。生活里她放下电焊枪,拿起绣花针跟自己拼耐心。拿得起6斤多重的电焊枪,也绣得了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2008年,魏正梅和丈夫从四川泸州老家来到宁波奉化。
视频制作:记者 张培坚3月2日,宁波海港船舶修造厂里,女焊工魏正梅站在高高的架子上,焊接着船体外板。四溅的火花在魏正梅身边绽放,发出“哒哒哒”的声音。“电焊光对眼睛刺激很大,我有时候眼睛会痛、流泪。这烟尘也有毒性,必须得戴着口罩作业。”歇息间隙,魏正梅对记者解释道。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刘克敏,从事焊工21年,匠艺精湛。她参与设计建造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德国法兰克福航空铁路中心,成为举世公认的大型钢结构榜样工程,因而荣获“最美浙江人 •最美工匠”称号。这个五一假期,刘克敏依然没有闲着,奋战在车间一线。
37岁的魏正梅是宁波市奉化区海港船舶修造厂的一名电焊工。她个子不高,圆脸,微胖,用她自己的话说,长相普通,进了人群就认不出来。平日里,她总是穿着船厂的工服,说一口浓重的四川普通话,说起话来总是笑,眼睛弯成一道缝。魏正梅没想到,“普通却自信”的她最近火了。
她焊接的军事装备 曾在国家重大阅兵式上威武亮相 她参与焊接的雷达 屡次在国家重要安保任务中大显身手 她就是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工人黄春燕 “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会干易 干好难” 电焊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 不仅需要超强的悟性 更需要超凡的毅力和耐心 黄春燕
《我的妈呀》系列特别节目“勇往直前的妈妈”,本期我们走进从业25年的女焊工朱瑞霞的人生。朱瑞霞,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模块部电焊高级技师。入行25年,通过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她从最初的一名清洁工逐渐成长为班组技术骨干和焊接技术创新带头人。
95后女孩徐颖慧,就职于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核设备”),是一名核级焊工,主要负责核级模块的管道预制、安装以及压力容器等关键焊缝的焊接工作,拥有焊工操作资质15项,焊接合格率可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