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张伯妍 通讯员 刘伟 王彦鹏)3月26日,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作为我国海上首个蒸汽驱先导试验,南堡35-2油田南区B36M井组已平稳注热43个月,累产油突破30万吨,为加快发展我国海上稠油开发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重要推
图为夕阳下的南堡35-2油田平台。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中新网天津2月1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作为中国海上首个蒸汽驱先导试验,南堡35-2油田南区B36M井组已平稳注热30个月,累计产油突破20万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月24日,渤海油田首个高压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BOP平台在天津完工装船,这也是目前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高压循环注气平台,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8月25日,在百万吨级CCUS注气驱油投产、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开工仪式上,中国石化宣布,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
中新社天津4月14日电 (王君妍 王在御)记者14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渤海油田首个高压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项目BOP平台(简称“渤中19-6BOP平台”)完成连接调试并顺利通过机械完工验收。
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1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范工程在珠江口海域正式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贾磊 通讯员 谷现伟 摄影报道)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在滨海新区建造完工的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渤中19-6BOP平台实现注气超1000万方,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对加大国内海洋油气资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月31日,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油田首个高压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第二阶段)BOP平台比预计提前10天实现投用。据了解,渤中19-6BOP平台设计重量约5100吨,高度相当于6层楼,投影面积约5个篮球场大小。
7月19日从渤海油田传来消息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项目万吨级中心平台在渤海中部海域完成浮托安装标志着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万吨级中心平台有啥功能?千亿方大气田有多大?渤海“首个”有多厉害?
来源:【铁人先锋】截至4月26日,经过初步的地质特征分析与适应性评价,中国石油在吉林油田长岭气田开展的火山岩气藏CCUS-EGR矿场试验的先导试验项目已进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混相与驱替机理研究阶段,下一步将加快方案论证及参数优化,支撑工艺实施。
文昌9-7组块开始装船。刘聪 摄10月30日,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文昌9-7油田开发工程项目平台上部组块在广东珠海顺利完成装船作业,启程运往作业海域展开海上安装,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昌9-7油田地处珠江口盆地西部,是国内首个海上注气混相驱开发的整装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