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肿瘤的医疗江湖里,林丽珠是声名在外的“女医侠”。面对癌症,林丽珠“合璧”中西医练就一身本领,与病魔较量斡旋;面对患者,她却多了份柔情,抚慰病痛,播撒生命希望……行医38年来,林丽珠下定决心:要做一名不让患者绝望的医生,即使不能保证生命的长度,也要有信心拓宽生命的宽度。
10月29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行了升级后的院史馆揭幕仪式。升级后的院史馆以“开拓希望之门”为主题,通过光元素贯穿、空间优化以及互动展示技术应用,打造了一个视觉温暖、体验流畅、沉浸感强的院所文化展示空间。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命题之一,而在医学领域,已有一批研究者为之奋斗多年。8月1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周清教授团队历时六年完成的ARTEMIS-CTONG1509研究成果登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ANCER CELL 。
海报新闻记者 孙淼 济南报道“是林主任又让我多活了十来年!”提起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教授,如今已经年过八旬的周老伯满是感激。十余年前,周老伯被确诊患有罕见的肾癌转移淋巴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清清、通讯员刘苡婷报道: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专为肿瘤设置“全过程”诊疗服务的肿瘤中医特色治疗门诊,4月15日开诊挂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刘苡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医特色治疗门诊正式运营。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岱翰教授表示,肿瘤疾病的临床诊疗,必须打造中西医结合的“全链条”平台,精准地为患者提供全过程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肺癌是全球和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足15%。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小细胞肺癌则占15%左右。
南都讯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8月22日,国新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获得2024年“最美医生”称号的4位个人代表和1位团队代表到场分享心得经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主任中医师林丽珠不仅医治患者,还通过健康科普帮助更多人了解肿瘤的防治知识。
“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侨文化是潮汕地区的独特文化底色;反哺家乡、回馈桑梓,是不少在外潮人的真挚信念。潮汕地区钟灵毓秀,这里走出了不少在医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名医名家。昔日求学他乡成就医学才俊,今朝反哺桑梓惠及乡亲百姓,正是不少在外潮籍医学专家的写照。
近期,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4年“最美医生”。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的主任中医师林丽珠入选,为广东唯一入选医生。提示信息8月22日,林丽珠同其他四位“最美医生”代表亮相国新办主题见面会,面对镜头,面对中外记者,讲述何为医者仁心(直播回顾)。
8月19日,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2024年“最美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个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