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宝强电影《八角笼中》的热映,许多家长也都带着孩子去看了这部片子。家长最担心,也是看完电影之后问的自家孩子最多的一个问题便是“出路”。世上现在没有那么多孤儿,爸妈也用不着孩子在八角笼中打生打死去为自己换前途。
大多数的90后,还都是学生。说起学生时代,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白衣飘飘、无忧无虑这些词。而在商丘师范学院,却有一个“背着爸爸上大学”的90后女孩儿,她早早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她叫曾现春,今年20岁,妈妈早年离世,爸爸患了偏瘫,弟弟年纪还小,正读大一的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时隔多年,记忆深处的一部电影《背起爸爸上学》,一直给我以力量。门朝南的教室,是连着的9间大瓦房,乡村木工做的窗户只有窗棂没有玻璃,老师动员学生从家里带来的蛇皮口袋,用剪刀裁剪两面,钉在窗户上,就堵住了刺骨的寒风也遮住了南面射进来的阳光。
当年多少人因为一部叫做《背起爸爸上学》的电影哭的稀里哗啦?影片中最后石娃背起父亲迈过河水去上学的场景,是否至今令你难以忘怀?电影《背起爸爸上学》撼人心魄,催人泪下。影片所揭示的主旨引起人深深思索。求学何以那样艰难?又那样执着?
第五届大学生电影节上,“评委会特别奖”竟然颁给了《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这部电影是根据在20年前,一位名叫李勇的同学所经过的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的,当年李勇也凭此事件感动了整个中国。
曾经有一部叫《背起爸爸上学》的电影感动了无数人。然而在习水县良村镇,也有这样一个相似的感人故事,为了让脑瘫的孙子圆上学梦,年近6旬的袁荣富每天背着12岁的孙子,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去上学,两年多来,风雨无阻。
【来源:保定晚报】□易县银河小学六年级3班 张紫桐周六晚上,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电影《背起爸爸上学》,我看后感受颇深。故事的主人公石娃自幼丧母,跟爸爸、姐姐相依为命。这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却没有向命运低头,靠着顽强的毅力一步步走出大山,背起爸爸一起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