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济宁港航龙拱港,货船在装运集装箱(无人机照片)。位于京杭大运河上的山东省济宁港航龙拱港,今年以来打通新(乡)兖(州)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铁水联运节点,进一步完善港口的集疏运体系,推动铁水、公铁等联运模式发展,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今年前7个月,龙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
12月19日,在济宁龙拱港3#智能化集装箱泊位,一个个装满成品纸的橙色集装箱被稳稳地吊装到“济宁港航6050”船舶上,准备运往浙江省。随着这项业务的完成,标志着中交润杨全年集装箱量突破30万标箱大关,同比去年提高46%,提前12天完成全年集装箱任务目标量。
我市内河航运多式联运体系日益完善,建成梁山港、嘉祥港、龙拱港等公铁水多式联运工程,依托瓦日铁路、新兖铁路,形成“丰”字型物流大通道。全市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26条,大运河“济苏绿色穿巴”实现首航,开通直达越南、泰国等国家外贸集装箱航线。
3年前,济宁龙拱港还是一个仅有3个传统散货泊位的小港,而今,龙拱港已成为北方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内河港口。这一华丽变身的背后发生了什么?4月28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走进济宁龙拱港,探究其华丽变身背后 “智慧”和“绿色”的力量。
编者按:大众日报济宁记者站“发现济宁新质生产力”融媒采访报道活动走进济宁市任城区,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深入企业项目生产、建设一线,发现新质生产力。近日,将在报端平台陆续推出融媒系列报道。初夏的运河两岸草木葱茏,龙拱港上无人集卡来回穿梭、自动化岸桥频繁起落。
大众网记者 李慧 济宁报道新年伊始,济宁市港口系统锚定“港口生产不停歇,安全服务不打烊”,科学统筹生产调度,各港区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强化设备保障等举措,高效组织生产作业,充分保障各类货物运输需求,实现港口生产全时段、全链条平稳有序运行。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9日讯 日前,停靠在龙拱港8#泊位的“港航润扬6006”顺利完成卸船任务,标志着龙拱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8万标箱,同比增长275%,环比增长58%,创历史新高,新年首月实现“开门红”。
新华网济南11月29日电(记者 肇蕾)“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29日走进济宁港航龙拱港。来到龙拱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龙门吊在自动化系统的操控下精准地吊运着集装箱。不远处,是整齐堆放着的各类集装箱。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近日,山东济宁市白马河畔,一艘90米长的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和一艘67.6米长的电动力船顺利下水。京杭大运河上迎来首批新能源智能商品货船,标志着京杭大运河航运进入电气化时代。
9月9日上午,济宁港航龙拱港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意味着新兖铁路和京杭运河实现了铁水联运,成为山东又一个“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此列集装箱货物主要是来自俄罗斯的板材,通过铁路运输至龙拱港,下一步将在龙拱港转水运,沿京杭运河运往江苏等地。
【编者按】“运河之都”山东济宁,当下正在高规格系统构建内河航运体系,立志打造北方航运中心。澎湃新闻特推出“读懂城市”系列报道,深度解读济宁如何再现“运河荣光”,此为下篇。5.龙拱转身梁山港之外,龙拱港是济宁能源近几年来另一个“得意之作”。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道,既是“千里赖通波”的南北通衢,也凝练着丰富的运河文化精髓。大运河山东段,上承京津冀、下接长三角,自台儿庄入鲁,流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是运河历史上的咽喉要道,也是运河文化活态性、融合性的典型代表。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走进山东济宁,在开足马力高速运行的生产流水线上,在京杭运河百舸争流的港航物流网中,在增进百姓福祉提升幸福质感的民生底色里,在山水草木相融相生的绿色家园内,处处是春天的足音。“坚持制造强市首位战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