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李汉秋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线上讲座 演讲时间:2024年4月清代吴敬梓所著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名著。小说着重描写“士林”群像,在对“士”的描述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蕴含,小说塑造的不同的“士”形象映射出其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品性。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如周进、范进、匡超仁等,有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名流,如季萧苇、赵雪斋等,有敲骨吸髓、贪婪成性的官吏,如王惠、汤奉等,有蛮横狡诈、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如严致中、张静斋等。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成书于1749年,全书共五十六回。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描写了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无耻行为,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文人群像,是一幅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匡超人原本是个贫寒的乡下少年,虽然读过几年书,却无力为继,不得不跟着同乡到杭州谋生。他很好学,也很有礼貌,一边摆着测字摊,一边还在读八股文选。他的勤奋努力、善良孝顺让他先后遇到马二先生、李知县、潘保正等好几个贵人,在他们的帮助提携下,他得以考中秀才,几番辗转后再来杭州谋生。